应该是在我上上海西康路小学的学习阶段,我的家中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母亲让我称她为小阿姨。这小阿姨生的五短身材,不漂亮,但是对人特好,我小时候便感亲切。这位小阿姨,我从未蒙面。
因为在我小时候的印象中,那是在学龄前阶段,大阿姨、金阿姨曾经来过我家,尤其那大块头大阿姨与母亲间走动来往频繁。因为大阿姨身体壮实,家境如意;金阿姨有晕车毛病,就少来我家。这小阿姨我就不认识了,于是母亲告诉我“从前你外公外婆家很贫困,你大舅从小过继给了大伯家,我与你大阿姨、金阿姨出生之后,过了好多年,你外公与外婆又生了小阿姨,你外公与外婆实在不能担当肩上的重担。
在你小阿姨很小的时候,你外婆、外公就将她送到农村中当地当时还算殷实的一家人家家中,让他们领养,而且决定不让自己的子女与亲生父母相认。共产前,我与你大阿姨、金阿姨先后出嫁,家中的子女明显少了。之后,你外公与外婆又生了小舅,小舅是外公外祖母的独生老来子,小舅成为想当然的戴家独苗。因为你大舅小时候便送给他大伯了。旧社会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思想盛行天下,所以小舅成为戴家的福星、希望,小舅得到“求学深造”,跳出农门的好运,哪怕家中经济贫困也在所不辞。”
再说小阿姨在养母家逐渐长大,但是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纸包不住火。小阿姨从邻居这儿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知道自己是这家人家抱养的,不是亲生的。小阿姨居然不痛恨外公外婆将自己送人的行为,她居然理解当时外公外婆是由于贫困,不得已将自己送给所谓的好人家。
养母自然不愿告诉她生母的住址,她千方百计打听生母的下落,寻根问底,想尽办法。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小阿姨的执着下,终于被小阿姨打探到生母的下落以及兄弟姐妹的下落、已经出嫁了的姐姐们,以及下放回到家乡的小弟弟。于是小阿姨认祖归宗,与自己的亲生父母,同胞手足来往,走动。找到祖宗与同胞手足相认之时,小阿姨已经由养母招了女婿入赘进家门。
因为那养母,先前一直不生养,居然在年纪一大把时有了身孕,生出一个儿子。但是亲生儿子尚小,养母还是善良,她把小阿姨还是作为亲生女儿对待,为她招女婿入赘,让弟弟成年后自己建房娶媳妇。养母还是要把小阿姨留在自己的身边,故以后小阿姨与养母的儿子是在一个生产队,关系真还是融洽、合拍。
我在小学求学之时,小阿姨的认祖归宗,认识同胞手足的行为,小阿姨的突然来到,让我人生又认识了一个大好的阿姨。自从小阿姨的认亲以后,不管春夏秋冬,寒冬酷暑,小阿姨一如既往的会把自己在浦东辛劳栽种的时令蔬菜,瓜果豆类,玉米薯类等等各类农产品,前背后背,拿到上海来给母亲以及这些外甥们啦同享有。
有一年的冬天,母亲带我到小阿姨家去玩。母亲没带其他兄弟姐妹,单独带我去小阿姨家,这曾经是兄弟妹妹们以此妒忌父母偏爱我的说辞、依据。那是小阿姨生了最小的儿子国华那一年。应该在我读三年级之时,我与母亲到达小阿姨家。
只看到小阿姨家简陋的两间半低矮平房,一间是大人的房间,一间是几个大子女的房间,半间是厨房间兼起坐间,两个房间外的过道上堆放着各种各样的破烂农具,以及各种农作物种子,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大人房间内两个吊打床,两个破箱子,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以描述。
那婴儿国华躺在其中一个床上,小嘴中呜呜哇哇,依依呀呀,小脸嫩嘟嘟,小身体好小啊,舞动手腿,唱山歌。当时浦东农村的苦难情形并没比共产前好多少。尽管共产后已经好多年,不过哪怕物质条件很差,我在小姨家的感觉还是倍感亲切。
因为小阿姨对我很好,对待外甥就如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宝贝与看重。小姨夫不在家住,在单位宿舍住,一个星期回家一次。那时是夏天,放暑假期间,母亲又带着我去看望小姨。小姨揉着老五国华与母亲共睡一个大床,我一个人睡一个中型床。小姨晚上抱着老五国华却起来为我驱赶帐子里面的蚊虫;并怕我热,坐在帐子里面,不断的为我用大蒲扇扇凉,(那时一般家庭都没有电风扇)直至我睡着,母亲不断的叫小姨过去睡。我进入梦乡,但是依稀觉得母亲与小姨不断的说着心里话,悄悄话。
到了那年下半年的冬天,学校已经放了寒假。小姨又前背后背,背着一身的农副产品来到我家,不必说母亲深受感动,就连我小小的脑海中也记忆深刻。至今我的脑海中还会浮现出小姨的身影,会不由自主的感动,这心情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感受到的。这次小姨又要带我到她家中玩耍,我自然非常高兴,痛快的答应了。因为小时候的我同样不注重物质财富的享受,只注重感情的吸允。小姨对我恩重如山,关怀备至,我当时觉得小姨的关爱似乎比母亲更深,更激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