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标题)强势垄断摄取一切利润
据《新财经》记者了解,建筑施工单位向广厦公司支付房款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各建筑施工单位直接以货币资金支付购房款;一是各建筑施工单位将其向新疆广汇房地收取的工程款以“背书转让”的方式支付广厦公司的购房款。广厦公司2001和2002年度这样实现的销售额分别为5442万元和1.1216亿元,共计1.6658亿元。其中,各建筑施工单位直接以货币资金向广厦公司支付的房款为1.0958亿元,以背书转让形式支付(即抵扣工程款)房款为5700万元。
一位当地建筑公司的老总告诉记者,由于广汇集团基本垄断了乌鲁木齐的房地产市场,不接他们的工程将很难生存下去。所以对广汇集团用房子抵扣工程款,建筑商虽心有不甘却无法拒绝。
由于建筑商从广汇手中拿不到足额工程款,因而对建筑工人的工资支付也就出现问题。建筑工人因为拿不到工钱,曾经集体走上乌鲁木齐的街头。乌鲁木齐当地的媒体曾有这样的报道:“过去发生了大量拖欠民工工资的现象,甚至成为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实际上,施工单位给民工发不出工资,主要原因是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底,乌鲁木齐市拖欠民工工资超过30亿元。”
新疆自治区一位主管房地产的官员告诉《新财经》记者,近年来他们经常接到关于房屋质量的投诉,作为乌鲁木齐最大的房地产商,广汇集团更是屡屡遭人投诉。这位官员随手给记者看了几份材料:——其中有一封广汇集团京都泰翠商品房小区400多位住户集体签名的投诉长信,信中投诉了广汇集团在售房中“缺斤短两”、物管人员指挥打手殴打不满住户、乱收费用坑害住户等问题。
(小标题)股市花招多财富疯狂涨
《新财经》报道,作为广汇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广汇股份(600256)每年的业绩均有大幅增长。然而,广汇股份的高利润大部分有赖于上市公司与集团公司间的关联交易,并且每每有市场人士质疑该公司的业绩真假。
疑惑一:复杂的关联交易
广汇股份本来是一家以石材经营为主业的公司,2000年5月上市后不久,就和广汇集团签署了一份影响深远的关联交易协议。2000年9月,广汇股份拥有85%股权的子公司——新疆广厦房地产交易网络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广厦公司”)和广汇集团拥有71%股权的子公司——新疆广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汇房产”)签署了《商品房包销协议书》。
双方约定,广厦公司包销广汇房产2000年8月30日以前开发的商品房,自2000年8月31日以后由广汇房产新开发的所有商品房(含住宅、车库、车位、铺面、库房等),原则上全部由广厦公司包销,广汇房产不得自行销售,更不得委托第三方进行销售。这项关联交易从广汇股份上市起至2002年,每年都为广汇股份贡献70%左右的主营收入。但这项关联交易却有制造利润之嫌。
疑惑二:奇高的50%石材毛利
除了房地产的关联交易让人生疑,广汇股份石材业务的业绩也出奇优异,每年的毛利率高达50%多。对于石材业务的高毛利,广汇股份的解释是:“新疆天山南北广袤优质的大理石材资源可供不限量开采。”但新疆当地一位从事石材业务的人士却告诉《新财经》记者:“新疆的确拥有非常丰富的石材资源,但是新疆石材有一个特点——品质不高,只能算中等偏下。因此,新疆石材的价格也属于中等水平。”
石材业有两大成本,一是原材料成本,二是运输成本。《新财经》记者了解到,广汇股份60%左右的荒料需要从分布在托里、哈密等地的荒料供应商处购买,其余为广汇自己开采。其原材料成本和运输成本一直比较高,50%的毛利实在让人无法想像。
疑惑三:离奇的14亿元股份5千万贱卖
据2009年3月13日《羊城晚报》报道,与广汇有关的一则交易,引起了各方关注。上海汇能持有广汇股份的市值当时高达14亿元,但转让上海汇能45%股份的一方要价却低廉到只有5213万元。
《羊城晚报》报道,接手方是一位名为叶涛的女性。叶涛在同时吃下另一个股东40.93%股份后,以总代价9954万元的价格获得上海汇能85.93%股权(间接持有广汇股份11.89%股权),成为上海汇能的实际控制人。由于叶涛系桂林市经委的普通干部,而其夫则是楞汇股份大股东广汇集团下属公司桂林市广运实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宋军。尽管广汇集团在声明中称,上海汇能本次股权转让系转让各方的个人行为,不存在公司及公司实际控制人孙广信的授意安排,但市场仍质疑这笔股权的背后实际控制人为广汇集团或是孙广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