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爸爸,是谭丽读幼儿园大班时。那天放学,背着小书包的谭丽远远就看到妈妈站在校门外,谭丽一把挣脱老师的手,一路小跑到妈妈的身前,“妈妈,妈妈,今天老师又奖了我小红花,”妈妈解下谭丽身上的小书包后笑着对谭丽说:“丽丽,快,叫爸爸。”谭丽这才留意妈妈身边还站着个男的。
女儿寂寞勾引爸爸 女儿洗完澡主动让爸爸睡
谭政一米七几的身材,宽额头、方脸、浓眉毛,黝黑的皮肤,宽宽的肩膀显得很壮实,让人一看就知是个正直、有主见的人。这是谭丽对爸爸的第一印象。虽然谭丽是第一次见到爸爸,但谭政五年来已见过多次谭丽。谭政每次回来都是晚上,外洋的货船回到湛江港装货后又会再出发,此时的谭政是船上的二副,装货期间须要回船值0~4的早班,每次都是回家几小时又匆匆忙忙赶回船上。回到家里谭丽都是睡着了,有几次妈妈想叫醒谭丽,但看着熟睡的女儿,谭政总不忍心叫醒她,每次都是坐在床沿上满眼慈爱地看上很久很久,临出门时还会亲吻女儿的额头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家。后来谭丽知道这事,还对妈妈生了好几天的气,埋怨妈妈没有叫醒她。
爸爸,这就是从未见过面的爸爸?突如其来的这一幕,让谭丽不知如何处理,一下就躲在妈妈的身后。也不知是兴奋还是害羞,小脸蛋红通通的,像一个可爱的小苹果。一直低着头,小手玩弄着自己的衣角。
妈妈看到这一幕,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丽丽,你不是天天吵着要爸爸吗?怎的爸爸回来了,你也不叫了?看爸爸给你带了什么回来?”
谭政带着笑容半蹲在谭丽面前,从身后拿出来一个白色的小熊:“丽丽,喜欢不,这可是爸爸从法国给你带回来的。”
妈妈轻轻推了一下谭丽,谭丽这才低着头接了过来,小声地说:“谢谢爸爸。”
妈妈说:“回家吧,今天买了好多丽丽喜欢吃的菜呢。”“好哩,我们回家咯,”爸爸一把就把谭丽抱了起来,把谭丽放在肩膀上坐着。这是谭丽第一次享受这种父爱,坐在高高的肩膀上,拉着爸爸的双手,可谭丽一点也不害怕,因为她知道爸爸就是她的大山,会守护她一辈子的。
谭政这次放的是一个月探亲假,每天都陪着谭丽,送她上学,晚饭后总会带她去离家不远的观海长廊,指着海湾中的各种船只,给她讲那些航船中遇上各种有趣的故事。
这是谭丽小时候最开心的记忆。那段时间里,谭丽对每个认识的人都会说,我爸爸回来了。
无论是“小棉袄”昵称,还是“小情人”宠唤,女儿始终是爸爸心里头最柔软的感情所在。不信,你瞧瞧结婚典礼的现场,那个最把持不住感情的男人,往往就是新娘子的爸爸。嫁女儿的心情和娶儿媳妇的心情真得不一样。个中的酸楚与幸福,不舍与挚爱,担忧与期盼等等,层层叠叠,绵长无尽。
上周六,去火车站送人,候车大厅外,身旁有一对农村来的中年夫妻,送女儿去外地上学,女孩很文静,恬恬地对着爸爸笑,一种即将离开故土的不舍,和对未来美好大学生活的向往,在她纯真的眼睛里流动。爸爸却一副六神无主的样子,头发蓬乱,精神欠佳,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女孩劝他注意影响,他却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样子”,其实他想博得女儿的嗔怪,用这种方式安慰那依依不舍的心情,女孩的妈妈始终很淡定。
女儿和爸爸,那种复杂的感情是宇宙中玄妙之所在。女儿是爸爸的心中花、皎洁的月。爸爸可以为女儿“当骡子当马”,精心苛护,百般娇宠,无论何时女儿的话就是“圣旨”,就是命令,赴汤蹈火,爸爸也会在所不惜。为了女儿,笨拙的双手可以编织出女儿头上的麻花辫;为了女儿,爸爸可以烧制出最可口的饭菜;为了女儿,风雨中爸爸最愿意撑起那把雨伞。
家有女儿的爸爸是幸福的。因为女儿始终是你的情感慰藉所在,女儿对你的牵挂最亲切。病榻旁,握着你的手;林荫下,陪你散步;四季轮换中,女儿就是那不离不弃的启明星。
女儿的培养最不能缺席的是爸爸。爸爸必须全程参与其中,如果爸爸介入的少,女儿心理预期的父爱得不到满足,将来的某一天她会寻找替代品——早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