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情感家庭 > 正文

爸爸让我干妈妈 我把母亲弄怀孕两次

来源:作者:时间:2018-06-21 11:00:49点击:

  曾经,我们姊妹几个问过:“爸妈,你们是怎么恋爱结婚的呢?”

  母亲说:“都是配婚老儿早就配好的。”这是母亲小时候听姥姥说的一句话,可能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什么缘份吧。

  本来,父亲已经在省城上中专了,却赶上文化大革.命,学校长时间停课,他就回村里呆了一年多。

  母亲家里的成份不好没考出去,就在村里自学了裁缝。父亲在村里的那段时间,俩人自然而然地又经常接触,共同语言也很多,就走到一起了。

  那会儿和现在不一样,父亲对母亲有好感,便托人去说媒,母亲家里也愿意,两家就张罗着给他们办了婚礼。

  刚结婚没几天,父亲学校就来通知了,他被分配在省城的单位工作了。于是,奶奶就高兴地说:“俺润儿(妈妈的小名)是扶成命。”

  这话,母亲当时听着很高兴,可是后来,母亲常说:“哎,什么扶成命呢,受罪命。”男人在外工作,女人在家里里外外要操多少心呀。

  幸好,还有两位老人帮衬着带孩子,母亲又是半村媳妇半村闺女的,人缘基础好。母亲又有文化,有涵养,是村里的“首席裁缝”,可就是辛苦,一年四季没得清闲,腊月里更是要忙到除夕才能给自家孩子做完新衣服。

  新婚燕尔就开始两地分居,父亲和母亲一直感情挺好的,一直到他们有了四个孩子,很少有不愉快的事发生。

  那时候,父亲只在逢年过节才能在家,因为是回来休假,父亲一身轻松,一进门就帮着做家务,给母亲烫头发,甚至给孩子们梳辫子的事都学着干。

  父亲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每年一进腊月,乡邻们的红纸就陆续送来了,父亲一回来,就赶着给乡亲们写对联,给家里做灯笼,帮着爷爷奶奶做过年的吃食,母亲只安心起早贪黑地赶着做衣服。

  有了父亲母亲的付出,一年四季,邻居们总是送来猪、羊、牛肉,还有自家种的水果等各种稀罕物,家里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

  父亲母亲虽然聚少离多,但两个人的心里,更多的是对对方的思念,现在想来,有很多甜蜜的回忆呢。

  就着重说说父亲为母亲烫发的事情吧。

  母亲第一次烫发是在80年代初。

  记得是那年春天的一个中午,我跟着姐姐去车站接从太原回来的母亲。当客车徐徐驶进车站时,我一眼看到了坐在车窗旁边的母亲,就呆住了。当时有一种朦胧的感觉,母亲的发型好美好美。

  我一路出神地跟着母亲回到家。

  母亲烫发了。

  她的发型一时成为众多邻里女人的热门话题。听母亲跟人们讲,头发是父亲单位的女同事帮着烫的。父亲当时也在跟前一招一式地学会了,最后定发型还是父亲参考着剪的呢。

  还听母亲说,下次再烫头就得到元旦了,到时候父亲休假,就能自己给母亲烫发了。

  我心里一直装着这回事,注意着母亲的头发从合适长到稍长、很长,最后把那些卷卷剪掉,成为当时的“革.命头”,又眼巴巴地看着那头发一点一点地长起来。

  好不容易到了元旦,父亲回来了。至于父亲送给大家的礼物,已经没什么印象了,只记得父亲最后从背包里拿出一个玻璃瓶对母亲说:“这是冷烫液。”

  母亲抿嘴一笑,接过来,把它放到酒柜的最里面去了。

  第二天上午,我们全家总动员为母亲烫发。父亲俨然一位理发师的样子,边给母亲修剪头发,边发号施令。

  爷爷把一把筷子一根一根截成了一寸多长的小段段,奶奶烧起了热水,蒸起了热毛巾,我和姐姐忙着把一对对皮筋穿在一起,还不太懂事的妹妹则把包头发的小塑料片和做大花用的塑料卷扔得满地都是。

  那真是一个快乐的上午,我高兴地跑前跑后,看着母亲的头发被父亲一撮一撮地涂上烫发水包了起来,再拿“小筷子”卷起来,然后用皮筋一绷,之后,又被热毛巾包了几层。

  一道一道工序过去了,母亲的头发也慢慢地成型了,等大花做完,父亲又进行了精心修剪,一个得体、优雅的发型就做成了,在我眼里,那真是世界上最美的发型。

  在之后的七、八年里,母亲每年都要烫两次头,而且都是父亲回来给烫的。我也成了父亲最忠实、最得力的助手,父亲为母亲烫发,成为父母爱情生活里最温馨的回忆。

  母亲曾经跟我们感叹过:“人啊,不天天生活在一起多少年,都不能真正了解对方。”她觉得,他和父亲40多年的夫妻,也都是从父亲调回老家工作后朝夕相处才开始真正了解的。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