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风筝终究要感受风的力量,倘若狂风大作,一根孱弱的线又怎能护其周全?倘若微风徐徐,那根保护的线亦是一种牵绊,不放开手中的线,它只能是风筝,而放开手中的线,它才有可能展翅如鹏。"是啊,铮铮,妈妈不愿意你只是一只风筝,妈妈希望你是一只铮铮铁骨的鲲鹏,能展翅高飞,亦能搏击长空,亦能遨游大海,虽然妈妈过早地放开你的手,但很快又会拉起你的手,然后将来某一天再放开你的手,然后优雅得体地退出,因为有些路,你必须自己去走,我们只是陪伴,不能代替。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一朝为母,永世不忘。铮铮,妈妈的儿子,只愿下辈子我们仍然母子,我是那么那么地爱你!
今年七月的雨,淅淅沥沥,像情人的思恋,绵延不绝。
雨夜妈妈钻进我的被窝 妈妈说今晚陪你睡
今夜又是雨夜。
同样是雨夜,随着年龄的增长,带给我的感觉却如此不同。
还记得儿时,家住山沟里。母亲坚信勤快的人总不会过的太差。所以家里种了很多地。幼年时期的我,几乎从来没有在白天做作业。下午放学回家,妈妈安排了许多的农活。割猪草,砍柴,担水。我羡慕其他的同学,放学了,可以搬个小板凳,在院子里逗逗猫狗,做做作业。作业写好了,和小伙伴一起踢踢毽子,或者爬到树上去抓蝉。还有家庭条件好的,家里有21寸的熊猫牌彩电,可以看特别搞笑的猫和老鼠。
虽然现在看来,那并没有什么好笑。但是我在路过一个同学家门口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偷着看了二分钟。然后我割了一下午的猪草,心里想的都是那个片段。直到天色暗下来,妈妈从地里回来,我才能有时间做作业。那无异于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把手洗了又洗,擦干,然后掏出作业本,窝在一个小凳子旁,认真的一笔一画的写作业。
现在想来,当时写作业的我一定觉得那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否则怎么会如此的虔诚的态度。我每天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没有时间看书,没有时间做作业,甚至觉都没有睡饱过。但是,并不是每天如此,如果碰上雨天,我就幸运了,不用干活,可以在白天做作业看书。如果运气好,妈妈心情一高兴,还会让我和小伙伴玩游戏。大抵也就是捉迷藏,踢毽子,跳绳之类的体力活,但是总觉得那样的时光像到了天堂一样。
于是,我每天就期盼下雨,那是老天爷给我的假期,这种假期让我体会孩子真正应该有的快乐。所以,童年的雨夜,睡的格外香甜,梦里都是第二天下雨,我不用干活,可以睡懒觉的景象,不知道梦里的我是否会笑出声。童年时雨的滴答声,是我的天籁之音。当然也有例外,很多时候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天空又万里无云,生活依然单调忙碌,这种时候会很失落。但是记忆总是很奇怪,那些美好的总是会在心中强化。
童年喜欢雨,但是一定是柔和的雨,不至于造成自然灾害那种。我极怕暴雨。农村房子,篱笆筑起来的,如果雨下的太猛,房子漏水不说,后山的水来的太猛,极有可能冲垮我们的家。很多个夏天暴雨的夜晚,我给妈妈照着手电,妈妈披着蓑衣,在房子后面掏沟渠,以便排水通畅,这样的时候,心里总是空落落的,感觉随时可能被雨水冲走,或者房子塌了,我们一家人无家可归。这样的记忆并不美好。后来,我已很多年不住农村,但是还是惧怕暴雨,一到暴雨,心里还是怕,没有来由的空落落的。
等我稍微大一点,我发现我不像儿时那样期望下雨了。因为下雨天意味着爸爸不在家,爸爸不在家,妈妈总是一边做饭一边数落爸爸的不是,动情处声泪俱下。懵懂的我,知道了野女人并不是什么好词。从我妈妈的口中,我知道了那个女人是谁。还记得那天雨下的很大,妈妈去地里割猪草回来的时候已经全身湿透。爸爸早已经不在家了。我看见妈妈边脱去湿漉漉的衣服,边用手擦眼角,我以为妈妈脸上有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