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姐低着头,小声的问:“他家的房子﹖是他的,还是他儿子的﹖”
老邓很肯定的说:“是以前我们原单位分配的,他儿子厦门有房子,儿子一家子都住厦门,现在他家里就他一个人住着。”
张大姐说:“结婚,要有房子,这是最起码的条件。总不能老了老了还没有个可以落脚的窝。”
老邓说:“那当然了,他的孩子在厦门听说有好几套房呢。他的孩子也忙,一年难得回来一次。”
张大姐犹豫了好一会儿,才说:“那,我先要问我儿子,看他的意见如何再说吧。”
邓大妈不以为然的说:“婚姻是自主的。儿子是儿子。他都有自己的家。古言语都说了,亲生子,不如荷包里的钱。你有钱了,你想吃什么,口袋一掏就有什么。没有钱的话,就难咯。你有儿子是吧﹖你跟儿子要个十块钱,好,给!一百块,要那么多﹖也给。到了要个一千,两千甚至更多,三天两头的跟他要钱,看他会怎么说?他肯定会来那么一句,‘钱!钱!钱!当我是银行呀?’或者干脆来一句,‘没钱!没钱!烦死了!’再说,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的,有个伴好相互照顾,有什么事,也好有个可以说好的人,你说是不是﹖”
张大姐最后还是下定决心和那个男的见上一面。刘先生和张大姐见过面后,两人都还算满意。临走时,刘先生硬将装有五百块钱的红包塞进了张大姐的口袋里。
刘先生比实际的年龄看起来还显年轻,人看起来也很精神,容貌也还清秀。
过几天,张大姐同邓大姐和老邓一起约好,到刘先生的家里串门,刘先生的家,面积有一百来平米,室内的装修很精致,房间内的采光也很好。
那天刘先生的儿子也在家。
刘先生的儿子对人很热情,他说:“我父亲再婚我没有意见。我完全一点的意见都没有。我的父亲能找个老伴,我高兴,我真的很高兴。我常年在外面打拼,剩老父亲一个人在家,他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说真的,我是人在外面漂,心还挂在家里面呢。”刘先生的儿子边说边端起茶杯,抿了一小口,接着说,“现在好了,我的父亲终于有了个伴了,我以后挂着的心也可以落下了。”
张大姐的婚事,很快就定下了。她考虑着,反正是二婚,不是什么光荣的大事。少些人知道,更好。就这么着,除了要求两人去民政局扯张结婚证外,关于请客吃饭什么的就全部免了。
老邓倒是个热心肠的人,听张大姐说要办结婚证。当即就自告奋勇的一拍胸脯,说:“民政局,我熟,我带你们去。”就这样,老邓在前,他们两个人在后,一行三人高高兴兴的到了民政局去扯了结婚证,张大姐和刘先生两人就这么的算是结婚了
张大姐原本以为和刘先生办理了结婚证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住进了刘先生的家里。
干上了漂亮的邻居 和邻居漂亮的老婆客厅里做
没成想,刘先生的儿子早已经在外面租了间房子给他们两居住,还对张大姐说,原本打算,将楼下的柴草间整理整理,让他们住下的。后来考虑到柴草间面积太小了点,于是就在外面给他们另租了间房子。
刘先生的东西倒是没有多少,就几套换洗的衣服和搬了几件过时了的家用电器。比如,电饭煲,电磁炉和一些的锅碗瓢盆的东东。
张大姐没有料到,同刘先生刚扯完结婚证后,会是现在这样的生活。
张大姐憋着气,问:“你自己不是有房吗﹖”
刘先生呵呵一笑,解释道:“我们两人住,过二人世界多好。不管做什么事都没人会说,是不是?同孩子一起呆久了,莫名的事就自然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