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情感家庭 > 正文

佛教三字经(密宗)

来源:本站作者:时间:2024-04-29 17:44:42点击:
佛教三字经(密宗)

(密宗又名真言宗,天竺属灌顶部)

善无畏,至长安,唐一行,授真传。

作疏释,《大日经》;真言教,始得明。

金刚智,及不空,接踵来,广法通。

灌顶法,不轻授;非法器,转获咎。

立禁令,自明始,秘密宗,敕停止。

善无畏,至长安,

善无畏(公元637年~735年)唐代高僧。中印度摩伽陀国人。师从达磨掬多,学习密法。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七一六年),善无畏以八十高龄抵达中国长安,于开元二十年上表奏请返回印度,但未得准许。开元二十三年十一月七日示寂,世寿九十九,法腊八十,葬于龙门西山广纪寺。付法弟子有宝思、一行、玄超、义林、智严、喜无畏、不可思议(新罗僧)、道慈(日僧)等。

唐一行,授真传。

一行(683年~727年)本名张遂,唐高宗弘道元年生于武功县,玄宗开元十五年卒于古都长安华严寺。籍贯为邢州巨鹿。张遂的曾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功臣、襄州都督、郯国公张公谨。

作疏释,《大日经》;

毗卢遮那佛,密宗称为大日如来。密教的根本经典即《大日经》,又名《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共七卷,由善无畏口译,一行记录而成。其后又由一行编纂,加以注释,撰成《大日经疏》二十卷。又作释十四卷,共六十万言。

真言教,始得明。

后来学习密教者,者是心《大日经疏》为宗。凡称《神变疏钞》。

金刚智,及不空,接踵来,广法通。

善无畏与后来的金刚智、不空,并称为"开元三大士",共同奠定中国密教的基础。

金刚智(671年~741年),南印度人。719年(开元七年),到达广州。次年初,到达东都洛阳,而后在两京传教。741年(开元二十九年),金刚智在洛阳圆寂。

不空(705年~774年),北印度人。(一说西域人)与鸠摩罗什、玄奘、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开元十二年(724),年二十岁,在洛阳广福寺受比丘戒。766年使弟子含光到五台山造金阁寺,又造玉华寺,并奏请于金阁寺等五寺各置定额僧二十一人,自后遂成为密教重心。

灌顶法,不轻授;非法器,转获咎。

受灌顶法者,毗卢遮那五智类顶,非具金刚种性,不能传受。

立禁令,自明始,秘密宗,敕停止。

明朝由于元朝时期左道密宗喇嘛教的泛滥,开始严厉打压密宗。明成祖禁止密宗在汉地传播。从此汉传正统密宗就只能以隐传模式在出家僧与居士间秘密传法。

正纯密教的产生在公元二三世纪之间,印度的龙树菩萨拜见大日如来,并得金刚萨埵灌顶,传出《金刚顶经》及《大日经》,建立真言密教,从此佛教之中于释迦牟尼如来所说的经教外,出现了以大日如来法身所说的经教,到七、八世纪初期,善无畏和金刚智各只学得胎藏界(大日经)或金刚界(金刚顶经)各一部,两人学成后,皆于八世纪初来中国,传播正纯密教,两人在中国又互相传承,不空三藏得合两部而学之。从此正纯密教乃全部传之于中国,时在开元年间,被称为唐密,开元三大士在印度并无同门,也没有传承。事实上,在开元三大士来中国后,印度不再有金刚界和胎藏界两部普门大法传入出现。中国唐密乃成为正纯密教的唯一传承。不空的弟子惠果对正纯密教进行整理、改造和发展以适应中国文化,形成富含中国特点的唐密体系。因五代战乱频频而衰落,至明朝初年而绝响。

公元804年日本空海和尚来中国求法,得长安清龙寺东塔院惠果祖师收其为徒。次年,将唐密金刚界和胎藏界两部大法全部移植于日本。称为“东密”。东密原是东传日本的唐密或说是唐密的分支,东传日本的唐密时间长了,受日本民族性的影响,逐渐发生偏差,日渐堕落。商业性特别浓厚,对学人不判别其成就与否,可以交纳金钱便得阿阇黎位。形式主义深厚。只有口谈没有证实。抗日战争中冯达庵法师说东密已偏离唐密,我们要恢复我们传统的唐密的法门,与东密划清界限。

日本还有一支称为台密。是日本天台宗所传之密教。与东密最主要之区别有四:(一)台密以‘三乘教’为显教,以‘一乘教’为密教;东密以大日如来法身说教为密教,而以释迦应身说教为显教。(二)台密主张‘圆密一致’,东密主张‘密胜显劣’。 (三)台密认为大日、释迦二者同体,东密则谓二者别体。(四)台密对金刚、胎藏、苏悉地三部大法并重,三者之中,尤其重视胎藏与苏悉地;东密则仅重金刚、胎藏两部大法。

藏密来自印度后期的“坦特罗”密教即左道密教。“坦特罗”密教只取金刚顶经的部份教义,而强调经中的“大乐说”。尤其以婆罗门教性力派之法,推崇男女交媾“双身法”为至高法门,故将其与正纯教的金刚乘分别开来,则称其为“左道密教”。坦特罗(tantra)一词,原是印度‘性力派’对其教法,教典之称。 其宗教仪式有“牺牲”(贡献人身),“轮座”(男女杂交),“瑜伽”(实习亲证),魔法等四种不能公开的秘密。已经放弃佛教传统而追随婆罗门教‘性力派’。因它还讲“般若”,所以还留在佛教之中。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正纯密教传来中国后,在印度已无正纯密教的系统理论和教法的存留。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