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情感家庭 > 正文

大学的辅导员老了之后会去做什么工作?

来源:本站作者:时间:2024-04-22 10:30:36点击:
大学的辅导员老了之后会去做什么工作?

大学辅导员都基本是年轻人,那老了的辅导员会去做什么呢?

我见过50的辅导员.....

为啥要转岗!

如果能成为辅导员,我愿意一辈子坚守岗位!

国家在不断促进辅导员的职业化和专家化,比如辅导员可以两条腿走路,也即既是儡理岗教师也是技术岗教师。

一般来讲,很多辅导员会在工作几年之后转岗到行政部门,成为一名行政管理人员,退出辅导员行列。但现在也有越来越多辅导员坚持在岗位摸爬滚打,成为一名资深的辅导员,发表论文,申请课题,申请辅导员工作室,评定职称(有些高校可以评到正教授),成为一名具有丰富学生工作经验的“老辅导员”。当然,优秀的辅导员还有机会提拔为学生工作的管理干部,继续做学生工作,比如学生处的行政,学工办主任等,但是身份更多的成为一名管理干部了。

本人还在转岗与不转岗之间挣扎,目前是希望能多干几年,哈哈哈!

以我个人的观察而言,辅导员“老了”以后有以下这么几种出路:

1.继续做辅导员。辅导员队伍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心理健康、就业创业等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想要稳住这支队伍,必须考虑他们的职业发展问题。而随着国家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早早就在各级文件里反复说过。最权威的应该是教育部令第43号,详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zf门户网站

重点是其中的“第四章 发展与培训”部分。当然,实际情况是,各高校落实情况参差不齐。动手比较快的,已经将职务职级和职称“双线”晋升落地了,已经出现了一些副处级辅导员(职级类)或者副教授级辅导员(职称类)。虽然说解决了副处级或者副教授的辅导员还是少数,但总归是让辅导员们有了盼头。

2.转岗为其他行政人员。相较于凤毛麟角的副处级辅导员和副教授级辅导员,大多数辅导员在本岗位上职级能解决到正科、职务能解决到院系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学工组长、dang委秘书、组织员)、职称能到讲师等,就到头了。想要继续发展,更多的人会选择转岗为其他行政人员,比如本院系的话转为院办主任的居多,还有一些会转到机关,比如zu织部、宣chuan部、学工部、校团委、教务处等,尤其是一些机关处室多年不留人的情况下,为补充人员,经常从院系辅导员调人。

3.转为专业教师。大多数辅导员留校的时候是硕士毕业,而大多数高校专业教师的学历起点是博士。于是有些辅导员会在工作不久后考博士,过几年博士毕业后通过一定“途径”进入专业教师序列。这个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数量上是最少的。

从数量上来讲,2≥1>3。

以上

大概有以下几类,仅供参考。

1.继续做辅导员,骨灰级辅导员。一些岗位也是可以见到40.50岁左右辅导员的,这些情况下往往是在辅导员岗位工作,但职级等已经升上去了。如以往媒体报道过的,武汉大学那边的副处级辅导员等。

2.思政线升迁路线。这是一般思政口教师的正常成长路线,如团委副书.记,团委书.记,檔委副书.记,学工副部长,乃至校檔委副书.记等。但一般到院系檔委副书.记这一级别,与学生接触频率就已经大大降低,所以才会有这样的看法。

3.转其他檔政管理岗位。一般高校都是开放岗位自由竞聘的,许多辅导员在科员级别后也会逐渐考虑竞聘副科,正科等岗位,基本哪里有空就考虑去哪边,尽快升职转岗从事其他工作。作为行政工作来看的话其实辅导员的晋升通道与檔政管理岗位是泪通的。

4.升级为专业教师。许多高校还是有在职读博等的计划,如高校思政专项等,部分辅导员在拿到学位,科研能力突出的基础上可以转向马克思学院等院系的专职科研岗位,从事学生思政,心理方面的研究。

5回去读研读书。现在很多高校有思政保研名额,且比例不低,这样的学生大多是本科毕业做两年左右的专职辅导员,再回去读研,这一群体比较活跃一点,故也会给学生留下辅导员都很年轻的印象。

以上为我身边一些高校或同事的主要去向,思政线晋升和转岗是主要,仅供参考。

考虑到有些人不想阅读太长的文字,所以用图片给出答案

1.辅导员在岗期间的职业发展道路

2.辅导员转岗的职业发展道路

详细内容,不怕阅读很多字的,可以看以下回答:大学辅导员的未来发展有前途吗?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