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上,谷爱凌“一飞冲天”,苏翊鸣“一鸣惊人”,短道速滑梦之队“一往无前”……运动健儿们挑战极限、攀登顶峰的精神让无数观众热血澎湃!
这些燃爆冬奥赛场的运动健儿们,洋溢着蓬勃的青春气息,书写着热血的人生传奇。把他们写进你的作文里,你会怎么描绘他们?
今天,高考直通车为大家分享这些绝佳的高考作文素材,接下来的省质检和市质检一定都能用得上
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国17岁小将苏翊鸣冬奥首秀上,凭借1800五圈转体决胜一滑,摘得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银牌,实现我国历史新突破。
苏翊鸣4岁与滑雪结缘,天赋极高,2018年入选国家队。先后在多个比赛的男子单板滑雪大跳台和坡面障碍技巧项目中斩获金牌。
苏翊鸣天赋过人,但背后靠的是努力与拼搏的汗水。为了挑战一个高难度动作,他需要反复练习6个小时。繁重的训练,曾经让他在一周之内滑坏了4块雪板。
在成为运动员之前,苏翊鸣还是一名演员。因为滑雪能力出众,参演了徐克导演的《智取威虎山》中“小栓子”一角。同时,在《狼殿下》《生逢灿烂的日子》《林海雪原》《摇滚小子》等作品中都能找到他的身影。
而让苏翊鸣选择成为职业运动员的,正是北京冬奥申奥成功的消息。为祖国荣誉而战,他决定暂时放下演员身份,全身心精力倾注到冬奥备战中。
拼搏是单板精神的苏式定义。赛后接受采访,苏翊鸣说道:“希望大家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尝试一下想尝试的东西,因为努力永远不会欺骗你。”
【适用主题】天赋与热爱、努力拼搏、成功与付出、少年奋斗等
【示例】泰戈尔曾言:“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荣誉的背后,是无尽的付出与努力的拼搏。年仅17岁的“天才少年”苏翊鸣在冬奥赛场上一飞冲天,一举夺银,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欢呼与掌声。而这耀眼的天赋与成绩离不开刻苦与勤奋,他一周的训练量就能滑坏四块雪板。努力不会欺骗任何人,拼搏是单板精神的苏式定义。
谷爱凌,年仅18岁的天才少女,以距离满分仅差20的成绩考入斯坦福,更是在36天内获6枚金牌,被国际滑联评价称为滑雪史上第一人!
2月8日,在冬奥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的赛场上,谷爱凌凭借1620高难度的完美一跳,摘得金牌。翻腾飞跃于雪道上空,落地后谷爱凌也是惊喜得热泪盈眶。事实上,这高难度的最后一跳是她临时决定的。
“这个动作是我上个礼拜训练时想的。从来没有在雪上做过,第二跳落完后,我看到我是第二名,我选择做这个动作。”谷爱凌说道。
高难度动作的背后,是她刻苦的练习和极限挑战的勇气。为了掌握1620这一动作,谷爱凌每天从上午11点训练到下午4点,过程中还摔哭过。
赛后,巴赫主席盛赞谷爱凌在比赛中关键时刻发挥出了绝佳水平,她的夺冠一跳是本届冬奥会最伟大的时刻之一。
【适用主题】极限挑战、突破自我等
【示例】所谓强者,在经历失败后能重新爬起,面临艰险挑战时能勇敢向前,获得荣誉后依然不断攀登巅峰。凌空在雪道之上的“天才少女”谷爱凌就是敢于挑战极限、突破自我的强者。在大跳台比赛的决胜时刻,面对与第一名的微弱差距,谷爱凌坚定地向冠军发起挑战。释放所有力量,突破身体的局限,完成偏轴空翻转体1620的高难度一跳,成功摘得金牌。这种敢于挑战,突破极限的精神正是奥林匹克精神最好的诠释。
2月5日,短道速滑混合团体2000米接力比赛中国队成功夺冠,武大靖带领团队登上了最高领奖台。
作为短道速滑耀眼人物,武大靖的冠军之路并不容易。10岁开始练习,2010年入选国家队。一开始,几乎没有人看好他,武大靖只能担任国家队女队陪练。
武大靖并没有放弃自己,用汗水杀出一条血路。因为常年穿着冰刀鞋训练,28岁的他却有着一双50岁的脚,严重变形,脚踝外凸还满是疤痕。
不懈的努力下,他终于登上了奥运的舞台,却遭到了不公的待遇。2018年平昌奥运会,武大靖在男子1000米半决赛和1500米1/4决赛接连被判犯规。
忍着一口气,武大靖誓死捍卫国家冠军荣誉。在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他滑出了39秒584的绝佳成绩,一举打破世界纪录,夺得了中国在平昌冬奥的首枚金牌。
平昌冬奥后,由于训练多年积累的伤病,武大靖的突破面临着瓶颈,整体状况不尽人意。据悉,从去年9月份,武大靖才逐渐跟上国家队的训练。有过荣耀,无惧低谷,冬奥的赛场武大靖又迎来了新的巅峰。
赛后接受采访,武大靖说:“这四年,有起伏高低,挺不容易的。”他感谢团队没有放弃他,自己更没有放弃自己。
【适用主题】不惧挫折、顽强坚持、超越自我等
【示例1】曼德拉曾说:“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短道速滑武大靖的冠军人生正是如此。在陪练的日子中蓄积力量,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开辟道路,终于用汗水荣耀夺冠。环境的不公、伤病的折磨让他煎熬,虽久经风雨历遍挫折,但他无惧低谷、永不言弃,在北京冬奥的赛场王者归来,武大靖用顽强的坚持攀登着属于自己的崭新的巅峰。
【示例2】在武大靖夺冠之前,几乎场场比赛里中国队员都被以“犯规”而罚出局,连他自己也曾在之前的1000米比赛中被判违规而取消继续比赛的机会。面对中国队金牌数为零的战绩,武大靖这一次的压力,可想而知。纵观现代体育发展史,武大靖这种在万众期待、压抑阻力中冲破一切的运动员不在少数。命运置我于深谷,我便借此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奇迹。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压力便会化为催人前行的动力。
前面的路很难,但是你还得走,因为,走过了黑暗就是棱明。——武大靖
“到终点线时,我还在争。每场比赛都很艰难,尽自己所能做到最好、拼到最后。”在拼下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冠军后中国短道速滑队选手任子威如是说。
2月7日晚,首都体育馆,欢呼声久久回响任子威和队友李文龙、武大靖从一场场激烈的较量中突围,最终任子威、李文龙获得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冠、亚军,武大靖获得第四名。中国队在该项目获得首获冬奥会金牌。中国短道速滑队,又一次捍卫荣誉,创造了历史。
过去4年,任子威在团队的支持下扛住了伤病的困扰,扛住了疫情带来的改变。本赛季的世界杯赛,阔别国际赛场许久的他重新亮相,就凭借3枚单项金牌,被评价为中国队“发挥最稳定的选手之一”。
每一次出场,任子威都会认真对待,从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去年的世界杯分站赛,同样被吹了重赛,当时我放弃了,也失去了晋级A组决赛的资格。这次绝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任子威说。即使场上竞争激烈,不断有干扰袭来,他依然会坚定地做好自己。
【运用示范】
强本领,在苦练内功中夯基固本。" 功索惟志,业广惟勤。”成功绝非侥幸,其背后是不懈努力和辛勤汗水。无论是饱受膝伤疼痛折磨,也从不缺席每一次比赛和训练的“冰上飞象”任子威,还是放弃热爱的演艺事业,全身心投入单板滑雪的“00后小将”苏翊鸣,正是由于他们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和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才能在冬奥会上一展风采、一鸣惊人,为中国队取得一枚又一枚奖牌。“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生逢其时,肩负重任,年轻干部要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始终保持孜孜不倦的求学求知态度,沉下心学习、俯下身干事、扎下根钻研,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真抓实干,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上下功夫,补齐短板、苦练内功、夯实基础,切实提升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思维,努力成为业务工作的“排头兵”“领头雁” 。
【适用主题】战胜挑战,实现梦想
【运用示范】要说本次冬奥会最波折的一场比赛,或许非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莫属。在决赛前,因为犯规,韩国选手黄大宪、李俊瑞,荷兰选手克奈格特等国际名将相继止步,已经颇有波折。没想到,决赛更是充满了戏剧性:比赛过半,因为冰面出现的坑洞可能危及选手安全,裁判吹停了比赛。这也意味着,决赛要重新开始,再比一次。换做一般选手,可能会因为体能问题而出局。然而,任子威并未受此影响。他在重新开始的决赛中紧咬对手,最终通过冲刺一举夺冠,展现了真正的强者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