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情感家庭 > 正文

公务员考试哪个部分(申论,行测(常识,数量运算等))提升最快?

来源:本站作者:时间:2024-04-14 23:58:02点击:

公务员考试的两大科目,行测和申论,在短时间内,集中攻略哪个部分,会有显著的提高?

申论比行测提升快,行测里数量关系提升最快。

怎么写好申论知乎大神和高赞答案很多,好好看一下,跟一下半年热点,背一些大大金句,一个月就能提升巨大。

行测的提升是建立在大量的习题上,言语理解和常识是多年的语感积累,逻辑推理要掌握方法本身需要良好的逻辑思维。反而是很多人望之却步的数量关系题和图形推理,实际上掌握了技巧可以迅速把正确率提高上来。因为大部分数量关系题本质上不上考如何列方程、如何速算,它考察的是一种思维,一种通过估算就能找到答案或者通关观察选项就能得出答案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就可以从一脸懵逼到对6保8的程度。

写在19.3.23的话:

大部分人总是出公告后才着急学习,然而出公告到考试只有1个月。

尤其如果是在职,时间可能只有200多小时,

所以很多人都如提问者一般,问哪块提升最快

但实际上,行测是不能放弃任何一个模块的。

所以在这个时候,推荐大家行测优先这么分配时间:(以我的行测体系为参考)

一、常识,10小时

4小时学会分析技巧+1小时了解本省考情+5小时了解高频考点

学会分析,往往能多对4-5道,

而热门考点,每年5道是至少的,范围没你们想得那么不可捉摸

去除原本可以蒙对的2-3题,多对7题以上吧~~

10小时=7题以上=3.5分+萧青:行测如何90+?(常识篇)

而学会有的放矢地学习热门考点,看得快的话,5小时也差不多够了。不求多,2-3题吧。萧青:常识如何高效复习?

二、判断,约30小时

毕竟是四大块,花24小时全面、系统、深入了解考点

再花6小时消化巩固、补缺补差

判断模块,是听懂能消化的前提下,不需要太多练习的

(当然我说的不是市面上那些很浅薄的资料)萧青:逻辑知识结构萧青:行测如何90+?(图推篇)萧青:图推的思维萧青:图推考点概述萧青:行测如何90+?(定义判断篇)萧青:行测如何90+?(定义判断篇)

三、资料分析,22小时

1、花约12小时学习速算思想+技巧+题型

2、花6小时,消化理解思想和技巧(题型容易掌握,本身也是对技巧的巩固)

3、花4小时,全面补缺补差萧青:行测如何90+?(资料分析理论篇)萧青:行测如何90+?(资料分析之算的技巧)萧青:资料分析做不快?萧青:资料分析考点梳理

四、言语,14小时

1、片段较易提升,主要是要有正确的思路,8小时即可

2、选词技巧容易掌握,但需要一定基础——四分基础六分技巧吧,单纯学技巧和练习巩固,6小时差不多萧青:片段知识结构萧青:选词知识结构萧青:行测如何90+?(选词篇)

五、数量,12小时

对于之前基本没复习过数量的同学来说,现在系统全面学习,也不太现实了

但做到10题中拿下5-6题,倒不是不可能‘

也就是要掌握如下题型:

数量的题型实际是有轻重难易的,优先攻克重且易的

1、重且易的题型:行程、工程、极端问题、集合、概率、鸡兔同笼

2、重但难的题型:排列组合

3、重,难易两可的题型:几何

萧青:行测如何90+(数学思想篇)萧青:数量关系何处寻?题中散布满天星萧青:16联考数量真题萧青解析萧青:浅谈倍数特性法萧青:牛吃草问题的速解法

◆自我介绍:本人莱克,在职省厅公务员。艺术类非211本科生,13年0基础复习2个月联考笔试148.8分上岸,16年参加内部考试笔试面试均第一上岸省厅。16年参与省属事业单位面试工作,17年参与省直公务员招录工作。担任过省属事业单位面试官及命题人。下面回答你的问题,仅供参考。

◆正文:观点1:提分快是投机取巧行为,莱克老师不赞同,因为技巧很可能建立在厚实基本功这个基础之上的。

观点2:提分速度多少,才能称之为快?时间量和分值量的标准是什么?莱克老师认为,7天提10分以上(行测5分、申论5分)才能称之为快。

表明观点后,我谈一下如何快速提分(7天10分以上)。

一、行测篇

很多考生咨询学长或在职公务员,行测怎么快速提分,得到的答案是“多刷题”,然后信奉为“神律”。其实“多刷题”是不对的。

真正是“多总结”。但是“多总结”的前提是“多刷题”,不要本末倒置,总结正确率和错题类型。

最容易提分的模块。

1、资料分析。资料分析是送分模块。4篇20题,按照20分钟目标去做,发现不稳的知识点。4篇20题,按照30分钟目标去做,发现不会的知识点。只有发现不足,才能快速突破。

2、判断推理。判断推理中图形推理(除立体)、加强削弱、定义判断、类比推理这几部分是送分模块。短时间可以突破。

二、申论篇

目前对于申论最多的观点是:作文不能模式化、小题重于作文。最开始我也是这样认为,当自己的成长及水平高阶,发现这个观点是不准确的。对于小白而言(包含各大知名机构),作文不能模式化和小题重于作文是没错的。对于高手而言(高阶入面),作文需要模式、作文等同小题。而且申论快速提分,只有大作文。因为作文内容很庞杂,打字表述占用太多时间,所以我整理了语音版本,基础部分讲述了1小时。大家可以管我索要,禁止外传外泄。

◆有要考公的,学习资料分享,学习方法研读,可以加qq群,一起交流。现在总群297545748,一群566837797,二群 99359855,三群 90372367。(群内禁止讨论杂事,发现踢出;加群不要重复)

◆这个回答,如果各位感觉有帮助,请点赞,举手之劳,手留余香,也是我的写作动力。

就行测提分而言,资料分析和判断推理的技巧性非常强,掌握方法与技巧,比如资料分析里的截位直除、间隔增长率、微笑公式基本上可以做到秒杀;判断推理中的一笔画规律(适用于图形推理)、逻辑判断中的摩根定律等等,可以快速解题,且正确率也非常高;就申论提分而言,大作文分值最高,“成也大作文、败也大作文”,所以想提高申论得分,还是要靠大作文,比如从思路上、结构上、语言上、论证上让大作文看着饱满,才有可能拿到高分。

一、先来说说行测部分

行测有五大模块,按照试题的顺序来说:常识—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而这几大模块中:

1.提分最快的当属资料分析,难度最低,计算量最大,但却是你付出最容易得到回报的模块。主要就是掌握速算技巧、熟练掌握各种运算公式、学会比较选项。(1)速算技巧:观察选项,确定截位几位。可以参考如下:资料分析的最基本的技巧,一定要掌握。

(2)数量掌握各种计算公式,比如基期、增长率(普通、间隔、年均、混合)、增长量、比重、倍数、平均数等,虽然公式很多,但是其实都是推算之后的,大可不必记忆推算过程,记住公式,直接套公式,才能提高解题速度。

(3)学会比较选项。资料分析是可以秒杀的,通过观察选项就能做到,比如平均数的增长率,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直接观察就可以,一般选择最小的(小规律);又比如第5个小题,综合分析题,计算量超大,但是可以按照CDBA去算,大多数情况下,选项C或D就是答案,不信,你去观察看看~~如果时间很有限来不及计算,只能靠蒙,那就从C或D来选。当然了,如果时间来得及还是计算,毕竟这也就是个概率。

2、提分其次的当属判断推理。难度略大,题量大,技巧性强。与资料分析不同的是,判断推理不用计算,但是也用到了很多公式,尤其是逻辑判断(比如真假判断、翻译推理);图形推理的规律性也很强。定义判断相对简单。

??除了以上两个模块以外,其他的模块提分快慢与自己的学习基础有很大关系了,比如数量关系模块其实如果数学好提分也很快,无奈多数文科伙伴们的数学都一般,有的即便是刷了很多题,数量关系依然无法提分,不如直接pass;言语理解模块靠技巧也靠语感,题量大,即便是做出来了也不一定能保证正确率;常识模块包罗万象,复习了,也没啥大成效,只能说随缘了~~

二、再来说说申论大作文

很多人都觉得申论难,其实我倒觉得申论比行测更容易提分,没有那么大的计算量,主要靠“抄材料”来作答,当然了,也得会抄才行呀,严格的说,三道小题的分数差距不会太大,差距最大的就在于申论的大作文,毕竟踩档给分,很容易拉开差距,所以提分的关键也在于大作文。那么大作文咋写呢?很多人想着都发愁,咋凑都凑不够那1000字,自己肚子里更没啥墨水,也写不出文采。其实申论大作文,也不需要你有多少文采,有观点、有论证、结构完整、论证充分,差不多就能拿一个相对不错的分数了。“没有素材,就去抄材料,当然了,不是全篇抄,而是总结材料中一些比较精炼的东西来抄才行。”??如果没有思路,可以采用三段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来树立文章的结构,然后辅之以论述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即可。具体可以参照以下回答:申论大作文没话说怎么办?如何写好申论大作文?

自然是申论。申论学习主要包含两个部分,基础知识和练题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过程。

基础知识很简单8个小时差不多就可以学完,提升的重点在于刷题,而我们把题目剖析开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真题题干,材料和作答这三个方面。

一、题干破题

二、不同材料概括要点

三、要点归纳

四、逻辑作答

五、备考资料准备(重点!)

六、大作文构思

下面就在宏观上对于这几个方面进行逐一解答:

一、题干破题

关于不能准确理解题干中的每个要求的这个方面是很多人所忽视的,很多人认为它能理解,但是往往他不能理。

比如说我们举几个例子:1、题干中.出现归纳,那么这道题的一个作答,分类是必然的,他肯定是占分的;2、题干中.出现了层次分明,那必然是按照不同层次进行分类的;3、题干中.出现了有逻辑性,在我们综合分析题中往往是不同层次之间的一个恰当的衔接。常见的衔接方式有起承转合,或者说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顺畅即可;4、在我们的公文写作中.出现了有逻辑性往往是指分类或者说是总分。还有不同层次之间的恰当衔接以及作者原文逻辑顺序,主要是指这四种作答的一个形式,所以说关于题干方面的每个要求,这是我们值得深思的。

同时,我们研究题干还有什么好处呢,就对于我们作答逻辑的这个思维的一个训练,基本上凡是综合分析题和公文写作题类似的这种多个层次的题目,你拿过来,我只需要看下题干,这一道题的作答逻辑就猜的八九不离十。不需要去看材料,这是我们题干的一个训练的一个好处。

二、不同材料概括要点

关于在材料中找要点不准确的这个问题,目前我们考试只考三种材料,纯事例性材料,纯议论性材料,议论+事例型材料。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去研究清楚,在这三种材料中如何去找要点。他们之间去采取要点的时候又有什么区别。

第一种,关于纯事例型材料。是指以叙事为主,讲故事为主,这种材料非常口语化,我们去选取要点的时候仅仅用原字原词,那么相对来说不是很适合了。一般情况下,当原文中是一个非常口语化的词,我们考虑的是如何将这个口语话的表述,做成一个规范性的表达写成一个书面语的一个形式,同时如何保证我们最大可能性得分呢?前面用一个概括词自己概括,后面再加原词的形式。这种形式,有一个好处在于,前面是按照意思可以给分儿后面的按照原字原词给分,最大可能性保证了一个得分。

第二种,是纯议论性材料。是指书面性的词语非常多,材料之中。而我们的一个作答的格子不够,那么这时候呢,我们需要对于这种材料的一个段落逻辑脉络进行分析,哪些是总哪些是分,以及一些其他方面的技巧。如何进行摘抄。去掉没有用的,保留重要的,比如 说总分关系中的总。

第三种,是议论+事例型材料。这种比较简单。议论是总,事例是分,事例为议论作解释说明我们写总不写分即可。

三、要点归纳:

归纳不准确和概括不准确还是两码事。

概括是指概括要点,而归纳是指将要点进行分类,目前我们分类的形式主要是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题干中有多个主题词,比如说请你归纳概括对于超前、速成教育的现状,这里面有两个主题,一个是超前这个教育主题,另一个是速成教育主题。往往我们去作答的时候就需要按照这两个主题进行分类

第二种是题干中.出现归纳这个词,往往这时候,我们写答案是需要分类的,分类至少是占一分的。

第三种是题干中.出现了‘’层次分明‘’这个词。什么叫层次分明,那就是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分类。

第四种是在材料中有明确的分类提示:比如说17年国考。有一道题说要求请你归纳概括,对于国外城市水系建设的经验,在材料中第一段,明确地说明了分为规划和管理两个方面。

第五种是对于纯事例型材料当我们这道题的分值比较小,比如10分或者15分,但是你去找要点却找了20多个要点,这时我们不可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罗列下来吧,对不对,这时候你需要自己去安排分类词即可。这个分类的方法,是有技巧的。

四、逻辑作答

关于不同题型如何进行逻辑作答,如何顺畅地表达出作答逻辑。

我们申论的题型主要是分为归纳概括、对策建议、综合分析、公文写作和大作文。

当然,市面上也有按照其他的题型分类方法,但是我是建议按照这种分,因为这种比较简单,不算我们大作文小题只有四种题型,你按照这种题型去分,每一种题型,你通过大量的一个练习,你会发现他们的一个作答逻辑相对来说是捞定的。

归纳概括作答逻辑:1、分类。2、要点之间存在总分。3、作者原文逻辑顺序。4、罗列。

对策建议题作答逻辑:我们所要考虑的第一方面问题需不需要写:1、如果写问题,那无非是层次分明,按层次分类作答。如果说问题不写,那么需要考虑的就是对策,对策只需要考虑两个小点,第一个小点是对策的顺序,第二小点是对策的主体,比如说在这个社会怎么做,学校怎么做?个人怎么做?对不对?

综合分析作答逻辑:对于我们综合分析题,作答逻辑只有一种:相同层次进行合并,不同层次之间进行恰当的衔接。我们在这儿给大家提供两种衔接方法:第一种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去衔接。;第二种是按照起承转合去衔接,这么两类衔接的一个方法,选择一种即可,怎么样顺畅怎么样来。

公文写作作答逻辑:本质是小作文,涵盖上面所有的逻辑。1、分类。2、要点之间存在总分。3、作者原文逻辑顺序。4、不同层次之间进行恰当衔接。

以上作答逻辑基本上涵盖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题目,当然偶尔命题人也会别出心裁的出一

些反题型的内容,比如16年国考题。

五、备考资料准备:

我在备考过程中,各个阶段用到的资料,具体如下:

1、公考小白入门知识科普:可以让完全不了解公考的小白快速入门。

2、公考高分学习方法(行测+申论):包含针对不同人群的复习计划、时间安排、学习资料。

3、国考+省考真题及其参考答案:真题是阔务员考试练习最重要的内容,里面涵盖了各省省考、市考、国考的真题及其参考答案。

4、行测高分技巧视频:里面涵盖了行测中的“推理”“资料”“言语”“数量”等行测视频,都是经过很多考友验证过的高质量视频。

5、申论高分技巧视频:里面重点讲解了,申论真题应该如何应用,从题干如何破题,不同材料如何找要点,及其找到要点之后如何逻辑作答。

6、80+申论经验技巧:重点介绍了,申论具体的一些方法技巧,配有例题讲解。

7、行测知识点框架笔记:行测知识点超级多,如果你的记忆力,不是大神级别的,可以参考做一个行测的知识点框架笔记,从而抵抗知识点的遗忘。

8、申论规范性词汇表达:现在纯事例材料特别多,如何将事例性的要点转变为书面性的表达尤为重要。

9、言语逻辑填空词语辨析知识积累:言语的逻辑填空,技巧只是一个方面,成语词语的辨析、积累。

以上资料我都整理好了,点击下面即可,肯定能节省你备考的时间,让复习更加高效!秋月:公考暗黑备考秘籍(从公考小白到公考上岸必备资料)

六、大作文构思

关于大作文如何去构思的这个问题,我们首先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如何去阅卷。

阅卷的基本规则:双人阅卷。两人阅卷不可超过误差值,比如说一个人打了18分,一个人打了28分,那这篇文章肯定打分是不合格的,需要进行第三个人的一个评价。对不对,那么如何才能够保证这两个人的打分趋向于。一致呢?很简单,以客观分加主观分的形式。这样的话三评就会比较少。

比如说我们的文章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是文章整个架构构思,第二是架构中的填充。

架构包含:标题、总论点句、分论点的段旨句,这些主要是我们的客观分。

填充包含:开头段的论证、分论点的论证、结尾段的升华,这些主要是我们的主观分。

具体判分流程:首先读了你的标题,总论点、分论点的段旨句,先从你这篇文章中踩点。确定你这篇文章能够达到一个几类文的水平,比如说双人阅卷,我们两个人都阅到这道题目。我通过踩点一个方式确定了你的标题,总论点、分论点的段旨句能够达到二类文的水平。我和他都是按照踩点,他也是能够确定你这篇文章能够达到二类文。比如说二类文的初始水平25分,然后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考虑一下你字体以及你的文采。比如说你的字体挺好的,我也感觉也不错,可能就给你加个3分最终得分28分;然后另一个人呢,他可能感觉文采一般啊,字体凑活,给你加个1分。那么你就得分26分。这时候呢,我们两个人的分数相加除以二,最终得分就是27分,这样就“客观+主观”的判断形式就保证了尽量不会三评。

所以说我们申论作文的架构尤为重要,标题、总论点句、分论点的段旨句。

何为标题和总论点?他是我们全文的主旨,是我们全文的立意。谁会告诉我们全文的主旨,谁会告诉我们全文的立意?或者说我们这篇文章写什么内容?整个宏观脉络是什么?题干给我们立意,题干给我们方向!我们只要围绕着题干去写,至少不会偏题,比如题干中说“以水为师”为主题,那么我们这篇文章就是去写学习水的哪些精神啊,因为我们要把它当作老师啊,我们要学习水的这些精神,是不是?你只要围绕这个方向去写,这篇文章最差也是个二类文。当然,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技巧。

分论点应该如何考虑?我们考虑一下分论点的段旨句应该如何去考虑呢?首先关于材料方面:小题用过的肯定不会作为我们大作文的一个重点,他最多算是一个辅助,小题没有用过的材料是不是肯定是我为我们大作文准备的,不然的话本次考试怎么可能会出现某些没有用的材料呢?我们从剩下的这个材料之中,对于这个材料进行段落大意的概括,从而总结出我们的分论点的段旨句。基本的一个申论作文的一个思维脉络是这样子的80%的一个题目都是适合的是用的。

公考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一场自律的比拼,离开了学校的学习环境,面对社会上的嘈杂人事,没有绝对的自律怎么和那些公考大军(当然绝大多数水军)竞争?一直信奉一句话:不吃自律的苦,便要吃生活的苦。祝各位好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