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情感家庭 > 正文

照顾刚出生1-3个月的新生儿宝宝,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来源:本站作者:时间:2024-04-10 19:14:31点击:

本题已收录至知乎圆桌:新手爸妈进化论,欢迎关注我们,解决你养育路上的迷茫与困惑。

刚出生的第一胎,都是新手的两人,心里既兴奋又紧张,生怕宝宝生病什么的,老人家的育儿经验又不能全听,所以想来问问大家有什么心得体会?如饮食、用具、外出等等?Thanks?(?ω?)?

您好,我是认真做攻略,认真回答每一个问题的职场奶爸。用了几天时间,查阅了几本书,特来回答此问题,希望能帮到您,也能帮助到每一个新手爸妈。

本文将通过0-3个月不同月龄宝宝的生理发育特点、育儿策略、喂养策略、新生儿疾病护理、早教策略等多个方向进行阐述,同时还做出了可以打印的execl执行表格,可供大家随时打印查阅。攻略撰写前,先做了思维导图

除了这篇攻略外,文尾还挂链了妥爸之前写过的十多篇execl执行攻略,包括备孕、怀孕、生产及坐月子、早教、新生儿小毛病护理、辅食等多个方向。有需要的新手爸妈可以点击查看。

①时刻不忘与宝宝对话 ②进行充分的皮肤接触,多搂抱,多抚摸 ③用微笑和丰富的表情看着宝宝 ④学逗笑,练抬头,学习翻身

原则:应该为新生宝宝选择能促进视觉、听觉发育的玩具,一些外形优美、色彩对比度强的玩具能吸引宝宝的兴趣和注意。

推荐:(0-2个月)摇铃、床铃、红色绒线球、黑白卡、能发出育儿声音的音乐盒

一个月以内,不要使用安抚奶嘴,防止乳头混淆

男宝宝(出生时):身长 46.8-53.6cm/平均50.2cm体重 2.5-4kg/平均3.2kg头围 31.8-36.3cm/平均34cm胸围 29.3-35.3cm/平均32.3cm

男宝宝(满月时):身长 52.3-61cm/平均56.9cm体重 3.8-6.4kg/平均5.1kg头围 35.5-40.7cm/平均38.1cm胸围 33.7-40.9cm/平均37.3cm

女宝宝(出生时):身长 46.4-52.8cm/平均49.6cm体重 2.4-3.8kg/平均3.1kg头围 30.9-36.1cm/平均33.5cm胸围 29.4-35cm/平均32.2cm

女宝宝(出生时):身长 51.7-60.5cm/平均56.1cm体重 3.6-5.9kg/平均4.8kg头围 35.0-39.8cm/平均37.4cm胸围 32.9-40.1cm/平均36.5cm

囟门:胎儿在分娩的过程中,由于产道挤压,顶枕部可见土气产瘤,有的还可见骨缝,如果不是特别明显,属于正常显现

大运动

①不能随意运动,动作无规则不协调②大人用手托起宝宝胸腹部,使宝宝面朝下(飞机抱),宝宝头和四肢自然下垂③拉着宝宝手腕做起来时,宝宝头会向前倾,下颚靠近胸部,背部弯曲

精细运动

①宝宝手经常握成小拳头,如果用玩具或手指触碰宝宝手掌,宝宝会紧紧握住小拳头②宝宝握拳后,拇指放在其他手指的外边

适应能力

①宝宝能看见25cm以内的物品,并能注意并追随视线范围内的物体。②听到不同的声音开始有不同反应,平缓声音会睁大眼睛,微笑,活动减少,突然听到大声音时,会有颤抖等惊吓反射③光线照射到眼睛时,瞳孔会缩小,会眯眼;④给宝宝合适大小的物体时,宝宝会短时间握住

语言能力

①能自动发出细小的喉音②妈妈与宝宝说话时,宝宝会注视妈妈的脸③当宝宝哭的时候,妈妈过来安慰并与宝宝说话,宝宝会停止啼哭。

社交能力

①宝宝会用眼睛追随他人;②醒着时,大部分时间会不明确的呆呆的看着周围,当出现目标时,能够短时间的注视;③给宝宝换尿布的时候,宝宝能注意给他换尿布的人,面部动作也会相应的减少。

1、话痨妈妈/爸爸

需要道具:无

游戏说明:①当宝宝躺在小床上或是在你的怀抱时,把你正在做的事情慢慢告诉他②眼睛看着他,让他明白你是在和他说话③不时地改变音调,可以用高音、低音、平静的声音,但一定要轻柔,并富含爱意

发展能力:建立重要的语言连接,刺激和促进宝宝语言技能的发展。

注意事项:试着和宝宝说话,不管你在做什么,不要觉得自己的做法有些“傻”

2、铃儿响叮当

需要道具:可以系在手腕和脚腕上的小铃铛

游戏说明:①将铃铛记在宝宝的手上或是脚上②宝宝动手或动脚的时候铃铛会响起,或者是爸爸妈妈轻轻摇动宝宝的手和脚,是铃铛发出响声,一遍说:“宝宝听,什么响,宝宝听,铃铛响”

发展能力:让宝宝接触声音,习惯声音,感受身体运动和声音的因果关系。

注意事项:铃铛不能太响,摇动宝宝时不要太用力

3、翻翻身

需要道具:无

游戏说明:①让宝宝躺在松软的地方,慢慢的将宝宝从仰卧翻到俯卧②帮宝宝做过翻身训练后,可以顺便给宝宝做个按背,宝宝会更舒服③可以在每次换过尿不湿后,玩几下这个小游戏

发展能力:锻炼宝宝的身体和四肢,提升感统能力,运动能力。

注意事项:①翻身的时候要慢慢来,方式宝宝眩晕②不要在喂奶后半个小时玩

4、眼睛寻物

需要道具:黑白卡/追视球

游戏说明:①将黑白卡/追视球放在宝宝眼睛的正上方,举到宝宝的视线范围内(25-30cm)②把玩具先晃动一下,然后向左右慢慢移动③黑白卡上有游戏说明,记得玩之前预先了解

发展能力:锻炼宝宝的观察能力,眼睛和脖子的灵活性

注意事项:①时间不宜过长,每天1-2次,观察宝宝是否疲劳②按照黑白卡上的说明书进行训练

脖子不能竖起时

抱起:

①如果宝宝仰卧在床,把一只手轻轻的放在他的下腰部或者是臀部②另一只手轻轻的置于宝宝的头颈下方③轻轻的慢慢的竖起宝宝,这样宝宝的身体有靠傍,头不会往后耷拉④把宝宝的头小心的转放在你的肘弯或是肩膀

放下:

①把一只手置于宝宝的头颈下方,另外一只手拖住宝宝的屁股,慢慢轻轻的往下放,直到宝宝的体重落在床褥上②把屁股下边的手先抽出来,然后抽出来的那只手,拖住宝宝的上身(另外一只手还在脖颈后方)③两只手配合,慢慢把宝宝放倒,放倒后慢慢把两只手抽出妥妈抱月子里的妥妥

新生儿阶段,最好购买方便穿脱,护肚子的宝宝连体衣(夏天天气热可选择和尚服,下半身直接穿纸尿裤即可)

①把衣服平铺在床上,把宝宝平放在衣服合适的位置上

②妈妈先把手从袖口伸进去,穿过袖子,另一只手把宝宝小手递给伸进袖子的手,然后拉着宝宝手穿过袖子。动作要轻柔③同样的办法穿另外一只手,然后同样的办法穿双腿,腿部是按扣的话,直接按上即可

④整理一下衣服,让宝宝舒适

洗脸

①清水洗脸即可,控制水温在34~36°(摸起来温温的就可以了);②纯棉小方巾润湿后(也可以用一次性的棉柔巾),轻柔的在宝宝脸上蘸洗,耳部、眼角、口交等部位,可以稍微用一点点力按压清洁;③每天洗1~2次即可,不用洗的过于频繁;④洗好脸后,涂一些宝宝用的面霜,涂上油脂后,能够有效的预防湿疹。

洗头

①多数情况下,用清水清洗即可,需要控制水温,温度再36~38度左右;②如果出汗多或者有一些黄色的分泌物及乳痂,可使用一些婴儿专用的洗发沐浴2in1沐浴露;③步骤:a、用一只手把宝宝拖起来,用腋窝固定住宝宝,把宝宝的头放在手上托着,宝宝脸朝上仰卧着 b、用另一只手试试水温,水温合适后,弄湿宝宝的头发 c、用沐浴露在头发上整体轻柔2~3遍 d、用温水沾湿毛巾,洗掉残留的泡沫,注意要避开宝宝的耳朵和眼睛 e、擦干头发,及时用干毛巾擦干宝宝脸上的水

洗澡

①购买适合尺寸的婴儿澡盆(里面有网兜),澡盆里放入合适温度的洗澡水 36-38℃,室温要合适并且无风;②宝宝放入到网兜上,洗净全身即可,使用中性无刺激的婴儿沐浴露 ③洗干净后,擦干,全身涂抚触油和身体乳,屁屁上涂屁屁霜。

①每次洗澡之后,宝宝擦干身体后放在尿布台或者床铺上。

②现在手上涂上抚触油搓匀,然后按照这样的顺序给娃做抚触。A、头部:双手拇指从眉中间往两侧按背一直到耳朵,再轻轻揉揉耳垂 3~5次;双手拇指从下巴到两侧脸蛋后方(微笑肌)B、正面:一手护住肚脐,另外一只手在肚子上顺时针画圈;左手护住肚脐,右手从右腹部向左肩部推上去,推倒乳头处手指分开让过去,到肩膀后,捏捏肩膀,然后顺势捏捏胳膊和小手,然后再交替过来;抚摸宝宝的双腿和小脚C、背面:后背、小腿无差别抚触就好

妥爸发明的口诀如下(请憋住嘲笑。。。)

头部——眼眶到耳锤,快乐永相随;揉揉苹果肌,每天笑嘻嘻;

正面——肚子画圈圈,健康每一天;肚脐到肩膀,能当董事长;肩膀到肚脐,以后当主席;揉揉胳膊手,好运追着走;搓搓腿和脚,烦恼不见了;

背面——正反翻一下,德智体美全不落là;后背一顿搓,家有妥妥欢乐多!

准备:①身边准备好宝宝专用小盆、小毛巾2条、纸尿裤、纯水湿巾、护臀霜、桃子水或固态痱子粉 ②双手洗净,摘下戒指手表等硬物。③手不要太凉

步骤:

①将宝宝衣服解开,撕开纸尿裤上的粘扣,将粘扣反粘,取走脏的纸尿裤,防止损伤宝宝皮肤;②如果“①”是换大便后的纸尿裤需先要用干净的纸尿裤部分,擦掉大部分的便便,然后将纸尿裤反折挡住便便,垫在宝宝的小屁股下,然后用湿巾以此擦净大腿根部、会阴部及肛门,尽量一次性擦净,切忌反复擦拭;③擦净后用沾湿的小毛巾给宝宝擦洗屁股,方向为从前往后,避免生殖道感染,清洗完毕后,用另外一条干净干爽的毛巾擦干小屁股,再取走脏的纸尿裤④先把纸尿裤展开,然后把宝宝侧过来,把纸尿裤合适的位置贴在屁股上,把宝宝正过来,相反方向侧一点点,把压在身下的纸尿裤抽出来后,整理纸尿裤位置(后端要护腰,前端不要高于肚脐)。⑤给宝宝的屁股和小菊花涂抹护臀霜,大腿根等皮肤褶皱处涂一点桃子水或固态痱子粉。⑥完成清洁和护理后,贴好纸尿裤两侧的粘扣,把手伸到纸尿裤大腿根出,把里面的隔水条翻出来。

⑦重新给宝宝穿好衣服。

不知道如何挑选合适纸尿裤的新手爸妈,可以看我下边这篇文章。

↓↓↓哪些品牌的纸尿裤防侧漏效果比较好,可以怎样挑选?

①宝宝饿了:

宝宝饿醒了当然要马上吃,0到6个月的宝宝一定要喂足奶。母乳的宝宝一般2-4个小时喂一次, 吃奶粉的宝宝吃饱后一般可以坚持3-4个小时。(要注意宝宝猛长期可能需要更频繁)宝爸宝妈可以用自己干净的手碰碰宝宝的嘴唇周围,看看宝宝是不是有寻找乳头的表现,如果有的话就是饿了。

②宝宝尿了:

检查一下宝宝的尿布是不是湿了,勤换尿不湿能够有效的避免宝宝红屁屁,如果没湿的话,看看是不是包的太紧。

③冷了热了:

给宝宝检查温度的时候建议摸脖颈,不建议摸手,手的温度低一点是完全没有问题的,颈部有点湿热的感觉就对了。 并且,宝宝在温度低一点的时候往往会比温度高的时候睡得好,所以妈妈不用给宝宝裹得太厚,太厚的时候脖子下、腋窝等褶皱处也容易起痱子。

④肠胀气:

宝宝胀气一般会出现抬腿的动作,妈妈们可以给宝宝顺时针揉肚子(绕开肚脐),或者是握住宝宝的大腿模 拟骑自行车运动,从而缓解胀气的情况。小红书、抖音有好多排气操的示范,可以去搜一下,本回答后边【疾病护理板块】还有肠胀气的解决方案。

⑤新生儿逆流:

反酸一般会出现吐奶的情况,解决办法是拍嗝,如果拍嗝还没有缓解的话建议马上带去看医生。

宝宝脐带剪短后,一般3~7天脱落,时间长点的差不多在10天左右脱落。如果残留脐带逐渐黄化再变黑仍不脱落,需要去医生协助处理。

准备:无菌棉签+75%酒精或碘酒棉签

步骤:

①脐带脱落前,在给宝宝洗澡后,先用干棉签蘸干脐窝里的水。②准备好碘酒或酒精棉签,抓住脐带绑线线头拉起来,用棉签从“脐轮→脐窝→脐周”的顺序,按顺时针顺序由内向外擦拭两遍,同时结扎的线也要消毒。③无需包覆,暴露着就可以,保持脐带干燥。④穿上衣服,注意穿纸尿裤的时候,一定要将纸尿裤的边缘反折,避免直接压迫、摩擦到宝宝的脐部。⑤禁止在脐带根部涂抹乳液及油类护肤品,以免引起发炎。

一般宝宝的后囟2~3个月就会闭合,而前囟门会在1岁左右的时候才会闭合。

①注意保护宝宝的前囟门,避免挤压或撞击到宝宝的头顶②给宝宝洗头发的时候要轻柔,使用婴儿专用的洗发液③出门的时候带上合适厚度的帽子④如果不慎擦伤了宝宝的头皮,应立即用酒精棉球消毒,以防止感染。

健康的便便:

胎便:出生24小时内一般会排出胎便,颜色黑绿粘稠状,没有臭味,在之后的2~3天会排除棕褐色的过渡便。

母乳便:金黄色软膏样并稍微有酸臭味,淡绿色或混有奶瓣的软便,每日排便4~6次

奶粉便:淡黄色略发白,闻起来比较臭,干燥粗糙一些,每天1~2次或隔天一次,每次的量比较多

异常的便便

①大便呈黄色粘液状、脓血状,表示宝宝有肠道细菌感染或痢疾

②如大便为稀水样、蛋花样且有酸臭味,则可能是消化吸收不良或肠炎

③如果大便呈白色,陶土样便,多见于患有肝胆疾病的宝宝,如婴儿肝炎、胆道闭锁等。伴随黄疸、尿黄、腹胀等表现。

④绿色稀便常为宝宝受凉或添加辅食不当所引起的食饵性腹泻

⑤大便像赤豆汤样暗红色伴恶臭,一般为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⑥果酱色大便预示肠套叠或阿米巴疟疾

⑦柏油样黑便在排除服用铁剂和大量服用动物肝血之后,可以初断为上消化道出血

⑧大便呈鲜红色为直肠或肛门出血性疾病

⑨大便次数减少并且有大便干燥则为便秘,多因为偏食和牌匾无规律引起

⑩大便次数突然增多或突然变稀,同时内容物有变化则为腹泻。

出生15天后每日补充400单位维生素D3,可滴在妈妈乳头上,或滴在宝宝嘴里

出生后24小时 卡介苗+乙肝第一针

第一个月乙肝第二针

①产后尽早开奶,别浪费第一口“液体黄金”

②前奶后奶都要吃,不需要额外补水(前奶水含量高,宝宝补水用的,后奶营养多,宝宝补充营养用的)

1-3天:

每次奶量5~20ml 、1~3小时一次、按需喂养一天8~12次 (若3小时未醒,需要叫醒喂奶防止宝宝低血糖进入类似昏迷的昏睡状态)

4-7天:

每次奶量25~50ml、1~3小时一次、按需喂养一天8~12次 (若3小时未醒,需要叫醒喂奶防止宝宝低血糖进入类似昏迷的昏睡状态)

8-15天:

每次奶量60~90ml、1~3小时一次、按需喂养一天8~12次 (若3小时未醒,需要叫醒喂奶防止宝宝低血糖进入类似昏迷的昏睡状态)

16-30天:

每次奶量60~120ml、3-4小时一次,一天8-10次、500-600ml/天(母乳宝宝食量比配方奶宝宝小、吃奶次数多、频率高)

①出现满足感:

宝宝吮吸10-30分钟就会放开乳头,吃饱后宝宝会有一种满足感,有的宝宝会对着妈妈笑,或者不哭闹了,咿咿呀呀的发声;有的宝宝喂完奶后会马上安静入睡,并且有2-3个小时不醒,醒后也会表现出精神愉快,这说明宝宝已经吃饱了。

②大小便次数正常:

宝宝出生后前2天,应每天至少排尿1-2次;从出生后第3天开始,每24时排尿6-12次,排软黄便1-2次,这样就证明宝宝基本吃饱了。如果排便或排尿的次数偏少,就说明吃的不够。

③体重有规律的增长:

最初3个月内,宝宝体重增长非常迅速,每周200-300克,甚至更多;之后的3个月,每周增加100-200克;半年后,平均每周增加50-80克。

宝宝的体重增加最能说明问题,如果宝宝出生的3个月内,每月增长小于500克,就说明妈妈奶量不足,或喂养不当,宝宝没有吃饱。

①放下就醒:

如果母乳不足,宝宝在吸奶时会很费力气,不久后就不愿再吸而睡觉了,但睡不到1-2小时就会哭闹,往往提示妈妈乳汁不够或乳头内陷,宝宝没吃饱,应适当增加奶量

②吃奶过程中大哭:

宝宝在吮吸过程中,如果吸不出来会放声大哭。然后再去吸,吸了一会儿没有奶又会哭,哭了又想再吃,始舍不得放开乳头,说明宝宝没吃饱。

③听不到吞咽声音:

宝宝在吃奶的时候,会发出有节律的吮吸声,平均没吮吸2-3次,可听到咕咚下咽的声音,如果宝宝只是吮吸,吞咽频次低,说明妈妈乳汁不够,宝宝可能吃不饱。

(一)防止吸入过多空气

1、不着急:别催促宝宝喝奶,要给宝宝留出学习喝奶技巧的时间。2、不偷懒:督促自身正确学习拍嗝技巧,并切实执行。3、不粗心:在宝宝满6个月大之前,要随时留意是否出现胀气。4、喝奶避免吸入过多空气①母乳-妈妈务必仔细学习各种哺乳姿势,在每次喂奶前先把姿势调整好②奶瓶-不论抱着宝宝喝奶,还是让宝宝靠着其他物体喝奶,注意头高身体低的姿势,而且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也很有必要。③先加入适量的温水,再加入奶粉,这样可避免奶粉结块,造成奶嘴阻塞而吸入过多空气④摇匀奶瓶时最好握住奶瓶侧身,以左右摇匀的方式进行,摇匀奶粉后,打开一次瓶盖,排除奶瓶内多余的空气。⑤至少含住2/3奶嘴。把乳头或奶嘴放入宝宝的口中时,应至少让宝宝含住2/3,并确定是否放在了宝宝的舌头上⑥选用防胀气奶嘴、奶瓶

(二)什么时候拍嗝

①分多次拍打,不要等宝宝全部喝完才拍,婴儿每喝60到90毫升奶就可以拍一次嗝;②母乳喂养的婴儿可以每换一次乳头拍一次嗝。③在喂食过程中,婴儿变得烦躁时就该拍嗝了, 也许拍嗝过后他还能再吃一些。④在进食结束后,再拍一次嗝。⑤如果醒着的时候,他看起来不太想吃东西,但仍旧莫名烦躁,可能是因为体内胀气,拍拍嗝可能就好了。

(三)拍嗝的姿势

①手部姿势:五根手指头并拢靠紧,手心弯曲成接水状,拍在宝宝背上时不要漏气,而拍的力量应该是能引起振动、又让宝宝不感觉疼痛。②拍嗝的时候最好准备一条小毛巾,防止婴儿在拍嗝的时候吐出东西来。③拍嗝姿势:如图(去小红书、抖音类似的软件搜一下视频,照着学就好)

④拍出隔的声音:喝一口碳酸饮料,你自己打个隔,宝宝就是这种小一号的感觉

每天睡16-20个小时,刚出生的小宝宝需要睡多久,就让他睡多久。这个月龄里,看护宝宝的大人的睡眠是特别稀碎的,在宝宝建立比较规律的睡眠习惯之前,奶爸应该更加义不容辞的承担更多工作,让妈妈能得到充足的休息(很重要)。

①刚喂完奶之后可用左侧卧的姿势睡觉,防止吐奶呛到宝宝②肠胀气时可尝试趴着睡觉,但需要家长看护防止窒息③夜晚确保婴儿仰卧睡觉④保持室内合理的温湿度(温度23-25度为宜,湿度在40-60%为宜)⑤给宝宝打襁褓或使用投降睡袋,让宝宝更有安全感⑥无需枕头(一岁以内都可以不用枕头)

肠绞痛不是一种疾病,但通常宝宝会表现的很痛苦,大约会在宝宝出生后4-6个月完全消失,是一种正常的发育阶段,是新生儿脑部适应子宫外部环境的一个过程。

我们做以下操作,可能会帮宝宝舒服一些。

①给宝宝按背肚子:切一小片生姜片,掌心焐热,用游泳脐贴贴在肚脐上,然后顺时针给宝宝按背肚子,宝宝肠胀气的时候,肚子常常是硬硬的,通过按背, 能把宝宝肚子按揉得软一些。

②喂完拍嗝:宝宝吃奶的时候会吸入一些空气,如果不及时排出可能会加剧肠胀气,所以每次喂奶之后都需要及时拍嗝。

③躯体动作(排气操):让宝宝平躺,然后扶着宝宝的双腿,将其大腿尽量贴近宝宝肚子。这个动作经常立竿见影,动作一定要轻柔,小心别弄疼宝宝的腿(抖音、快手、小红书有好多教学视频)。

④给宝宝吃一点益生菌:妈咪爱、整肠生益生菌,药房基本都有卖,这个需要注意的是,冲的时候,水温不要超过40度,不然益生菌高温下就没作用了。

⑤妈妈的饮食习惯:哺乳期尽量避开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比如豆类;控制糖分的摄入,避免喝碳酸饮料,防止产生胀气。

⑥冲泡奶粉静置:冲泡奶粉时,尽量不要摇晃。如果摇晃了,记得将奶瓶静置一会。

⑦保持趴的姿势:让宝宝吃完消化后后趴一会,这样不仅可以通过挤压腹部促进气体排出,还能锻炼宝宝上肢和颈部的力量。

⑧飞机抱:把宝宝的身体搭在你一侧小臂上,他的头面朝外靠在你的肘弯附近,两腿悬挂在你的手边。紧紧抓住尿布区大腿根部和屁股,小臂贴在宝宝发紧的肚子上。当你看感觉到宝宝的肚子慢慢放松, 僵直的四肢也慢慢放松下来时,就说明你抱对了。(不能在宝宝喝奶后这样抱,动作也要轻柔。)

⑨买个宝宝专用的小暖水袋,围在宝宝的肚子上。

有些宝宝的皮肤在出生后的几天会呈现出黄色,这种情况较黄疸,一般都为生理性黄疸,通常是正常的,但其中有些可能是病理性黄疸,严重情况下会危及生命,或是造成一些不可逆的脑损伤。

解决方案

①如果黄疸在宝宝出生后好多天才出现,那可能是一个值得担忧的疾病信号,但无论如何,如果你认为你的宝宝颜色变黄了,应该去下新生儿科确诊一下。②可以尝试停喂母乳,判断是否为母乳性黄疸,这种黄疸是没有危险的,且无需治疗;③多吃多喝多尿多拉,有的时候频繁让宝宝多吃几次就足以改善黄疸④如果医生需要宝宝照蓝光的话,如果怕宝宝太折腾,可以在某宝上租黄疸仪和照蓝光的仪器,价格不贵,更主要是不用折腾宝宝

尿布疹是因为潮湿和粪便过敏引起的,引起尿布疹最多的原因就是没有及时更换尿不湿

①及时换尿布:及时更换尿不湿或尿布,2-3个小时查看一次,减少尿液、粪便对皮肤的刺激,如有较多尿液需要及时更换,如有粪便需要立即更换,宝宝便便之后,建议先用纯水湿巾蘸洗大面的粑粑(注意,不是擦),然后用温水冲洗,冲洗后厚涂屁屁霜;②空气暴露:出现尿布疹后,可以多在空气中暴露,让屁屁保持干燥;③患处吹风:出现尿布疹后,可将家里的吹风筒开至暖风,距离患处15-20cm进行吹风,每次约5分钟,待皮肤干燥后厚涂护臀霜。④涂护臀霜:每次洗澡或便便后,涂抹含氧化锌的护臀膏⑤更换尿不湿:尝试更换尿不湿,选择更薄、更软的大品牌尿不湿⑥腹泻治疗:如有腹泻方便的毛病,应积极治疗腹泻⑦就诊理疗:如果尿布疹很严重,可以带宝宝去医院进行红外线理疗

新生儿期宝宝的鼻尖、鼻翼及两颊部位常会出现一些针尖大小的黄白色点,这种点点叫粟粒疹,是由皮脂腺堆积而成,并非皮肤疾病,无需治疗和护理,蜕皮后粟粒疹会自然脱落。

宝宝湿疹一般发生在头部、颈部和胸部,可能是粗糙的有鳞屑的板块、一团小突起,或者是发红的破损的皮肤。

解决方案:

①降低宝宝的洗澡频率,2-3天洗一次,减少体表油脂的流失②如果正常频率洗澡的话,洗澡的时间要短,每次洗澡之后用抚触油进行抚触,抚触之后全身涂抹宝宝专用的霜乳。容易发生湿疹的头部、颈部和胸部要重点涂抹。如果出现湿疹的话,涂抹要大量,每周涂抹150-200g,如果皮肤干燥,可以每3小时涂一次③如果是室内比较干燥的话,建议使用加湿器(带净化功能的,蒸发式加湿器最好,加纯净水,防止加湿器细菌滋生,让宝宝得吸入性肺炎)

④排除并远离过敏原(尘螨、花粉、霉菌、动物毛屑等)⑤选择纯棉宽松的衣服,减少摩擦⑥修剪指甲,避免宝宝因为湿疹瘙痒抓破皮肤⑦如果大面积出现湿疹的话,需要去医院就医⑧家庭用药:轻度湿疹,但保湿霜效果不明显,0.1%地塞米松软膏、1%氢化可的松乳膏、0.05%地奈德乳膏(弱效类激素),每天2次,早晚各一次,局部涂抹

新生儿出生后最初几天,睡眠时间长,吮吸力弱,吃奶时间和次数少,肺和皮肤蒸发大量水分,大小便排泄量相对多,在加上妈妈开始时乳汁分泌量小,所以新生儿在刚出生3~4天内宝宝的体重达到最低点,之后逐渐回升,这个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宝爸宝妈无需担心。

皮肤重叠处因为黑暗湿热(和尿布里的环境一样)特别容易变红,其实是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小宝宝皮肤娇嫩,一定要特别护理这些褶皱处。

解决方案:除了日常的涂抹霜乳之外,在这些褶皱处,涂一些桃子水或固态爽身粉。

0-1个月的部分已经全部整理完,1-2、2-3会继续更新,希望大家关注。

我是妥爸,一个认真学习养娃的爸爸,专注孕期、婴幼儿健康科普和养育经验分享。如你正在备孕、已经怀孕、已经养育,都可以关注我,关注我的创作,总有一篇能帮助到你。

@知乎亲子 新生儿说明书(可打印的从怀孕到1岁的execl执行方案):①孕期execl执行方案 ②产前及坐月子execl执行方案 ③新生儿睡眠、喂奶、啼哭execl执行方案 ④新生儿常见病发现及处理execl执行方案 ⑤新生儿月成长事件execl执行计划【0-6个月】 ⑥新生儿月成长事件execl执行计划【7-12个月】 ⑦产褥包用品、新生儿用品购买execl避坑指南 ⑧月子食谱清单及哺乳期饮食计划新生儿说明书番外篇①如何找到好月嫂【攻略+面试execl表】 ②1岁以下宝宝出门物品execl清单 ③【调研分析】最没用的母婴用品大统计 ④妥爸实用辅食工具清单好物攻略:老婆生日/新年送礼攻略 1 岁宝宝新年礼物 大呼好用的母婴用品 家庭生活中有哪些好物推荐 宝宝三轮车如何挑选其他攻略:如何给1岁宝宝读绘本小朋友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家长该怎么做?家里有娃如何处理做家务的问题呢?作为母亲,如何让自己的老公快乐地参与到育儿过程中?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