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情感家庭 > 正文

我眼中那个不一样的李清照 放荡不羁爱自由 我是尘世间 不一样的烟火

来源:本站作者:时间:2024-04-10 11:58:36点击:

l 关于李清照的面对自己一生波澜的态度:

“妇孺皆知,李清照是千古第一女词人,她才华横溢,撑起了文坛女子的半边天。她的一生起起落落,有过平静安稳的闺阁淑女岁月,也有过风摇雨动的老年生活,不过无论她面对的是和风细雨的温柔还是暴风骤雨的残酷,她都能始终保持着骨子里的浪漫主义精神积极面对生活,用从容的态度过完波澜不惊的一生。”

l 关于那首著名的《如梦令》的典故:

身为“婉约派”的李清照是一个至情至性的浪漫主义女子。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李格非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母亲王氏也是才华横溢,父母对她格外疼爱,所以她的童年过得无忧无虑。她不像别的闺阁淑女一样天天闷在屋子里不出来,只晓得绣花写字,她很热爱大自然,喜欢无拘无束。她有时带着丫鬟去府外玩玩,李格非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她开开心心去了,对这个女儿李格非算得上有求必应。她去那溪边走走,满塘的荷花盛开的正好,她顿时来了兴致,自个要划船去近距离接触那荷花。她划得十分高兴,陶醉在满塘荷花里,她左手摸摸那正好的荷花,右手碰碰那含苞待放的荷花,好不愉快。在沉醉间,她忘记了时间,等到天色渐晚,远处都点起了灯,她才意识该回家了,于是李清照又大力划着船桨,想要尽快回到岸边。可是她在荷花池迷路了,一时间不知道哪里是正确的方向,她急了,大力挥舞着船桨,岸边的欧鹭都被她惊起了。就做下了“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l 喜欢观察生活的李清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的院子里有一株海棠花,她平素特别喜欢。某日,李清照喝酒了,喝着喝着就醉了,一不小心就睡了过去。等到第二天醒来时,她想起昨日夜里似乎是下过一场雨,她召来丫鬟问她最喜爱的那株海棠花怎么样了呢?丫鬟自然是没空在意这些的,也就胡诌了几句,告诉她一切没变化呢。李清照当然不信,那娇弱的海棠花在经历暴风骤雨后定然更加憔悴,一定不会如从前的。她把这桩事写进了词里,这就是那首《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灵气逼人,活泼细腻。

l 李清照的爱情故事

与赵明诚相识后,李清照的浪漫达到了顶峰,和赵明诚相识、相知、相爱的时光是她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候。她曾写过一首青涩的词,词中有一句是这样的“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那是一个极为平常的日子,她在院子里潇洒自在地荡着秋千,秋千荡得很高,她可以清楚的看到外面的风景。忽然,她听说有客人要来,心中有点慌,急匆匆地往闺房里赶,可能恰好听说是赵明诚,她有点惊喜,装作正在嗅青梅,羞答答地偷看他。后来两个人结为了夫妻,李清照更是陷入了爱河里。女人谈起恋爱来,总是会变得和平常不一样,她们会在很多本来平常的小事上折腾出事来,和老公撒撒娇、卖卖萌。李清照也毫不例外。

l 才女的婚后浪漫故事

有一次,李清照出门来了一支好看的花,她高高兴兴地拿回了家,等着给从太学回来的赵明诚看。在等待的时间里,李清照有点担心,这花儿如此美,要是赵明诚看了觉得花儿比她还美那她可就不依了。于是,赵明诚回来后,李清照将花儿插在发间,娇滴滴地问他:“吾与花孰美?”赵明诚当然给出了教科书式的答案,哄得李清照笑眯眯的。

赵明诚在读太学,两个人同时爱收集字画和金石,爱好相同、志趣相投,这段婚姻当真美满。可是,太学也不能经常回家,李清照在家中也就有点思念赵明诚。爱美的她懒得梳妆打扮,反正也没人看,她没心情对镜贴花黄,梳头也没意思,再好看只能独自欣赏,唉,也懒得起床了。她思念他,思念的都瘦了好几斤。

l 才女背后男人的心酸

你说,摊上这种好酒贪杯的老婆,做丈夫的是幸运呢还是不幸运呢?赵明诚既然娶了一位才女做老婆,那就得有心理准备:才女可不是普通女人,总有些普通女人没有的“毛病”,说不定还是个“女强人”,男人能做的事她不但也要做,而且还要超过男人。其实哪怕今天也还是这样,男人好酒好色好赌倒也罢了,社会风气嘛,你不好酒好色好赌,反而要被人笑话,说你不像个男人。可如果换成女人那就大不一样了,女人如果好赌好色好酒,那就是堕落,是放荡。更何况,这李清照不但经常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而且喝酒还有一大嗜好——爱喝“花酒”!

啥叫喝花酒?大家可能又要问了,喝花酒不是男人们的专利吗?李清照她一个女人,怎么喝花酒?大家别误会,这里说的“花酒”,跟我们今天说的喝花酒不一样,是按字面本来的意思理解——赏花喝酒。

l 盛极必衰的转折

生活也不总是美满的,忽如其来的一场打击,让李清照很伤心。她的父亲李格非被罢官,公公并没有施以援手。因为一些无奈的原因,李清照与赵明诚过上了两地分居的生活。恩爱的夫妻两挥挥手作别了。可政坛风云莫测,公公不就落马了,赵家败落了。赵明诚与李清照因为这场意外反而团聚了,不过他们的生活已经远远比不上从前。日子清苦,幸好有彼此相伴。他们依旧爱收集金石、爱收集字画,夫妻两每次得了好东西总会互相分享,叫人好生羡慕。可好日子没过多久,赵明诚就死了,李清照仍旧记得他们啦度的那些时光。可惜恩爱有时,他们没有白头偕老。

l 关于她的胖,还有个小故事

一天唐玄宗李隆基一个人在看书,正看得投入呢,没注意杨贵妃已经悄悄地来到他身后,拍拍他的肩膀问:“嗨,三郎,看什么书看得这么认真哪?”李隆基一听是杨贵妃的声音,故意装作手忙脚乱地把书藏起来。这一急一藏,反而把杨贵妃的好奇心勾出来了,非要问他看的是什么书。李隆基皮笑肉不笑地说:“偏不给你看,怕你看了要生气。”杨贵妃一把抢过书一看,原来是《汉成帝内传》,李隆基正好看到这一段:汉成帝最宠爱的女人--赵飞燕能够在人的手掌心里轻舞飞扬。李隆基笑着看杨玉环:“你不怕,随它什么风都吹不动你!”杨贵妃假装生气,说:我虽然胖,可我的霓裳羽衣舞跳起来一点都不比赵飞燕差吧?

到了李清照的时代,杨贵妃式的以胖为美早成了过去时,宋代是以瘦为美的。不光是人瘦,宋代人连写诗作画都很崇尚“瘦硬”美,所以宋代文人笔下的美女也就一个赛一个地瘦:比如说欧阳修的“清瘦肌肤冰雪妒”,柳永的“自家空恁添清瘦”,苏轼的“冰肌自是生来瘦”,黄庭坚的“抱琵琶、为谁清瘦”,秦观的“消瘦、消瘦”,周邦彦的“玉骨为多感,瘦来无一把”……男人们这么喜欢骨感美人,时代风气就都按照男人们的喜好来打扮女人了。李清照虽然是特立独行的才女,可在这一点上并不怎么叛逆。看李清照31岁时候的画像就知道了——削肩细腰,一口风都吹得起的样子,典型的古典瘦美人。

l 李清照外号“李三瘦”

因为她在词里,写过三句带“瘦”字的经典名句:一句是“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一句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另一句就是“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词,有的是说花瘦,有的是说人瘦,还有的是说花已经很瘦了,可是人比花更瘦!李清照大概怎么也想不到,一千年前中国人的审美潮流,在一千年后又得到了遥遥呼应,20世纪以来,“瘦”又成了人人追捧的时尚。虽然李清照的美貌最终被她的才名所掩盖,流传下来关于她的评论,都是镭注她的才华甚于美貌,但是就像现在的世俗眼光一样,无论任何朝代,对一个女人的评价,总是从容貌开始的。女性的美始终是这个世界的最美。这样的话也许会让女权主义者愤怒,可是,一千年前,没有女权主义。

l 另类的“三从四德”的模范

首先这一条就不符合要求,哪一条?——妇容!大家可能要不明白了,不是说李清照是个大美女吗,连大美女都还达不到“妇容”的要求,那还要什么样倾国倾城的绝色佳人啊?注意了,这个“妇容”,不是说女人要长一副天使的面孔、魔鬼的身材,浓妆艳抹,挤眉弄眼,打扮得蓝色妖姬似的去勾引男人;而是要求女人收拾得干净整洁,一举一动文雅大方,不该看的人一眼都不能多看,不该说的话一句都不能多说,不该走的路一步都不多走。一句话,那个时候的男人,不欣赏野蛮女友,只欣赏笑不露齿的端庄淑女。而李清照呢,虽然是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从小也没少受过三从四德的教育,可惜偏偏就做了不少出格的事来挑战男人们制定的“三从四德”。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说她的好赌,比如说她的“风流”,再比如说她的好酒……

l 赌神李清照

先来看李清照的好赌。我们常常说五毒俱全:骗、赌、帮、烟、娼,那可都是连男人沾了都没好果子吃的事,可李清照偏偏沾上了一样厉害的——赌。而且她对赌博可不是一般的喜欢,简直到了执迷不悔的地步。我们看那些迷恋赌博的人,常常是身陷其中,不能自拔,有的甚至赌得家破人亡,几乎没几个不后悔的人。可李清照赌博赌了一辈子,还真没后悔过,为啥呢?一个字——赢。您见过赌博赌了一辈子从来不输的人吗?没见过吧。据我所知,这样的人,除了李清照,还真没第二个。

l 关于赌神“赌之趣闻”

最神的还不是她的逢赌必赢。北宋灭亡后,为了躲避金兵的围攻,李清照跟着宋朝的皇帝、达官贵人们一起逃难。就这兵荒马乱的时候,北宋的两个皇帝被俘虏了,北宋朝廷灭亡了,丈夫死了,前半生千辛万苦积累的一些家产也在逃难中几乎都丢光了,她还念念不忘赌博的事儿。所以从逃难的船上一下来,刚刚租了临时的房子安顿好,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把赌具找出来,赌一把再说!这种赌瘾,抽鸦片也不过如此了吧?有人说李清照是个赌棍,还真不是冤枉她,如果嫌赌棍这两个字不大雅观,可以换个词,就像《古今女史》所说的那样,称她为“博家之祖”——赌博的祖师爷。这顶高帽子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戴的,赌棍不雅,那就再赠她一个当之无愧的外号——赌神!

个人整理作品

需要请标注出处

图文推荐